重生之一笑倾城

第179章 渡河


    三个国家的将领都已经到齐,第二日一早,宋文渊,苏里和阿达木便一起去讨论作战的事,这一次宋文渊并没有带上林肆。
    林肆并不意外,宋文渊从来没有真正对他放心,他是知道的,而且事实上也证明他的疑虑并不是多余的。
    “赢了半子,承让承让。”顾倾城数完了棋盘上的子,笑着对林肆说道。
    林肆故作忧伤的说道:“真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从前你都下不过我的,如今我却是胜少负多了。”
    顾倾城俏皮的眨了眨眼睛,说道:“那是我聪明,你既然能教我,自然是自己也懂,我知你所知,却比你技高一筹,可不是因为我比你更有领悟力吗?”
    林肆一边捡棋盘一边抱怨道:“输了棋还要被你奚落,日子越发艰难了。”
    顾倾城将一颗棋子抛进棋盒里:“哼,这叫愿赌服输。”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侍女便通传道:“夫人,可汗来了。”
    话音才落,宋文渊便已到了门口,自顾自的进来坐下。
    “你们倒是真的有闲情雅趣。”宋文渊打趣道。
    顾倾城说道:“闲着也是闲着,如今有什么可需要我们操心的呢?这叫自得其乐。”
    宋文渊赶紧解释道:“不是我对你们有戒心,只是他们都没带什么人,我贸然带林将军去不是太合适。”
    林肆拎着茶壶茶碗过来,一边倒茶一边说道:“可汗不用解释,道理我都懂,而且我也不愿意多去掺和,你告诉我做什么,我做就是了。”
    宋文渊以为林肆是表示不满,又赶紧说道:“不不,我就是请你帮我出谋划策的,先锋易得,谋士难求。这不是正来讨你的主意的吗?”
    林肆道:“那可汗有话就直说吧”
    宋文渊饮了口茶,缓缓开口道:“我们现在还在长河以西,可是长河这一段水流湍急,普通的小船根本就过不去,大船也不敢轻易涉险。”
    林肆问道:“难道出发之前,你们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宋文渊说道:“这时距离初次联系,并没有相隔太久,当时也没顾得上说的这么细……况且后来按照往年的情况查了一下,现在并不是长河的汛期,应该是比较平静的,今年水似乎是更急了些。”
    顾倾城在一旁问道:“你们讨论了这么久,他们是如何想的?”
    “他们也没什么好主意,”宋文渊略皱了皱眉头,说道:“阿达木是觉得现在水虽然不如往年平缓,但也不是完全过不了的情况,他觉得可以强行过去。苏里没说什么。”
    林肆捏着茶杯,想了一会儿说道:“确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我的建议是,先不过。”
    “不过?”宋文渊惊讶的看着林肆,问道:“我们三国之军集结到这里,有几十万之众,不打仗在这里吃闲饭吗?”
    林肆道:“你先别急,听听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你若是觉得不对,不听便罢了。”
    宋文渊缓和了一些,看了林肆一眼道:“你说。”
    林肆说道:“今年河水与往年有异,但河水一年有一年的规律,十年有十年的规律,一百年也有一百年的规律。同样的,更短时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这里多观察几日,便可以知晓哪日最风平浪静了。况且无论是回纥还是夷国,突厥,有多少人是可以掌舵的呢,就算你找到会划船掌舵的人,士兵之中又有多少熟识水性的呢,并不是不熟水性就不能过河,但总要更加谨慎一些。”
    宋文渊道:“你说的是有些道理,可这要观察多久才能看得出来,万一一直是天气异常的,我要等多久?”
    “可汗,恕我直言,你现在太冒进了。”林肆垂眼看着茶杯说道:“可汗虽比同龄人沉稳太多,但终究年轻气盛。打仗重要的是把握时机,可是把握时机不等同于越快越好,可汗要等的不仅是河水要沉静下来,更要等自己沉静下来。”
    林肆一番话说的不紧不慢,却字字落在宋文渊的耳中都是如此沉重。
    林肆虽然言语间将他说的多么年轻,可林肆自己也并不比他大多少,林肆说他急躁冒进,本来是事实。但如同林肆所说,宋文渊自小比同龄人稳重聪慧,所以林肆说出他此刻真正的情况时,他心里不是警惕起来虚心受教,反而心里的自负都被激起来,觉得林肆这番话分明是看不起他。
    宋文渊沉默了一会儿,脸色很不好看,克制着自己没对林肆发脾气,但语气里已然透露了心中的怒意:“我看不是我不够稳重,是林将军将我看得太轻了。不过林将军说的我都记住了,改日再来。现在外面人多杂乱,林将军就不要四处走动了。”
    宋文渊拂袖离开,林肆依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淡淡的说了句:“可汗慢走。”便任他离开了。
    宋文渊走后,顾倾城问林肆:“他这是软禁我们的意思吗?”
    林肆说道:“他疑心病这么重,虽然那日他信了我和苏里没说什么,但这个念头已经在他心里了,他便会尽量去杜绝了这个可能。我今日又将他激怒了,自然要给我个下马威。”
    顾倾城朝外头看了一眼,说道:“这个人有头脑却没有胸襟。不是能统一天下的人。”
    林肆笑道:“还是倾城最合我意,和我心里的想法一模一样。”
    ……
    第二日天还未亮,林肆和顾倾城便听到外面军营的动静很大。顾倾城有些烦躁的把脸埋在林肆的身上,喃喃说道:“这个阿曼真是不让人失望。果然真的等不及动手了。”
    林肆搂住顾倾城,叹道:“我对他说的都是实话,他却不愿意听,这可怪不得我了。倾城,你猜猜他们在做什么?”
    顾倾城道:“还能做什么,收拾船只皮筏嘛。他们都在西北,不熟水性,不知道长河这样的大河,看着最平静的时候却不是最好过的时候。今日一定是看起来风平浪静,他们便抓紧时间想要趁着这个时机赶紧将大部队渡过去。”
    “我虽然是为了激他,但是说的话确实真心话。他们因人多,太盲目自大了些。如此急躁,骄兵必败。我昨晚看,天边虽亮,却隐隐有厚厚的云压低,上午还好,不出今夜一定会有大雨,阿曼马上就要吃点苦头了。”
    顾倾城闭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阿曼吃苦头是应该的,本来就是他的错误决定导致的。可那些士兵却要用命去填他的鲁莽和野心,他们何辜呢?哎,罢了罢了,这些士兵不死,杀到昭国人的时候也不会手软。我们在这里为昭国人筹谋,昭国人杀我们的时候也不会手软。只能叹人各有命了。”
    林肆安抚的说道:“正是这个理。天下众生,各有各的遭遇,这么多人我们如何管的过来?我们只要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便是了。我们无论是怜悯阿曼的兵,还是想方设法救昭国百姓,都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
    顾倾城点点头,两个人也被吵的睡不着了,便也起来。
    外面忙忙碌碌一整天,他们两个人也出不去,外面有宋文渊派的人守着,一日三餐都有人送过来。外面天渐渐沉了下来,但是本来就到了天黑的时候,便没什么人在意。就在天全黑后不久,天上便突然噼里啪啦下起了暴雨。
    雨一下起来,便下了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