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地产官商

第91章 第九十章 医疗问题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你是不是因为上段时间那个吴军没钱看病的事情才有这提议的?”张副局长一听李辰这建议,立马联想到上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吴军没钱看病的事情,上次要不是李辰号召大家进行募捐解决了这件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上次李辰将吴军的事情将市政府的形象进行了很好的维护,这让市里领导都对李辰有不错的印象。

    “我们应该将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扩张到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以及商业医疗保险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我知道这并不是我李辰该操心的事情,可是我作为基层工人的代言人我只想让领导们重视下基层普通工人看病难、没钱看病的这件事。”李辰一听张副局长对上次吴军的事情还有印象,那就说明张副局长也是个想改善工人没钱看病的窘状的有心人。

    “正如上次吴军那件事情,现在社会上的医疗机构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一直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些具体情况...”张副局长对社会的真实状况狠想有个透彻的了解,可是身边人总是会有所隐瞒,掌握不了最真实的情况。

    “据我那段时间的了解到现今社会普通老百姓“看病难”难在:有些医院的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医疗需求。如医务人员业务差,诊断设备差,设施简陋,诊断不清,治疗效果差等;再加上那些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如医院的科室设置布局不合理,程序复杂,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还有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候诊排长队存在“难等”之难。”张副局长肯定不知道这些现象的存在,他们这些领导看病总是会享受到特殊待遇。

    “上次吴军是因为没钱看病,难道他们单位没有给予一些补助吗?”张副局长对上次吴军的事情,对市纺织一厂的管理者颇有微词,所以这次李辰对市纺织一厂进行整改,自己才更加主动的推动。

    “吴军的医疗费本是由市纺织一厂进行全额报销,厂里效益还算不错的吧,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市纺织一厂的惨淡经营效益,也就根本不会再将医药费报销了。再加上药费贵、检查费贵、一些特殊治疗器械贵和过度治疗,小病大治拖治产生不合理费用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吴军无奈的放弃治疗。”其实一说到看病贵这事,李辰就有千言万语想说,普通老百姓不幸的生个病,还因看病贵而不敢去看病,多么没有人性的社会。

    “正如你所说的这些原因都是医院那方面的原因,和政府没有多大的直接关联吧。”一听李辰这些理由,张副局长认为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直接关联,心理不再那么有负罪感。

    “张副局长事情不能看表面,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通过政府来出面解决?”李辰知道这是张副局长的一种不愿承认的态度,有谁会欣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由政府出面解决?你可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做到的?政府到底要做到哪些才可以解决这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掉吗?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张副局长虽然不愿承认这是由于政府的失策才导致的现象,但是还是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做些改变。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就是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医院设施的更新完善、设备的添置、人才的培训、技术项目的开展等,导致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差,影响了群众就医高效快捷;另一方面医院自身经营水平有限,无能力解决自我发展的经济投入,影响了医疗服务能力。”

    张副局长此时不再那么平静,脸色也沉重起来。

    “榆州的一些医院管理不到位,内部约束机制不全不力,个别医务人员素质差,导致群众看病难;卫生材料价格虚高,药品流通领域管理不规范,流通环节层层加码,药品降价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过度检查,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医学科技在发展,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和新材料在不断运用,诊疗手段的进步,患者在享受到安全、准确、快捷的诊疗服务的同时,支出费用相应提高。”很多情况是病人看病得看医生的脸色,想要得到最为全面的治疗时所需付的费用可谓是相当的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负担的起。

    “我也知道现在的医院是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市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医疗卫生费用上涨是医学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幅度内增长不可避免;医院为了生存与发展片面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科室或医生为完成目标任务,提高效益工资,采取过度治疗行为,加大了患者的负担;个别医生职业道德败坏,只为追求回扣、提成,大处方乱开药;个别医生基础理论差,诊治水平低,只知借助大型设备检查或滥检查;个别医生为泄心中不满,把情绪带到医疗工作,迁怒于患者身上发泄或“狠宰”。”

    看病最怕的就是医生将病情扩大,然后进行过度治疗,让病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受到双重打击。

    “你说的这些现象有没有向上面领导反映?”张副局长听了李辰这些话,心里更多的是为政府竟让这些现象存在而心虚。

    “没有,这些我都是在对市纺织一厂进行调查时,顺便进行的一些资料收集。还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分析结果,还没有想到现在就向上级反映。”李辰知道自己这样没头没脑的就向上级反映,肯定是没有什么效果。

    “你说的内部整改?请问有没有具体点的操作介绍,我有点不明白。”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周天很直接的说自己没有明白李辰说的计划。

    “改制的步骤分为六步: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审计和资产评估、拟订改制方案、协调报批、组织实施这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宣传发动这第二步开始,你们也知道张副局长已经在轻纺局召开过动员大会,我现在不管那些领导会怎么看待这次整改运动,但是我们最重要做的就是做好民众和基层宣传,一定得让基层工人和民众们做我们的坚实后盾和盟军。”李辰将改制的步骤向大家做了个扫盲工作,并指出现在他们的改制工作正处于宣传发动这步骤。

    “那宣传发动是否需要通过一些媒体部门的帮忙?”陆雪抬头问李辰,阳光下的陆雪皮肤就像瓷娃娃般光滑透亮,李辰也不免多看了两眼。

    “是的,我们已经动用了轻纺局的宣教处的出版便利,在轻纺局乃至整个榆州纺织业已经初步宣传过,所见成效也是不错。现在就是想让普通民众也能知道这次整改任务的目的,给我们以后遇到的阻力增加点负担。”李辰知道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这次一定得抓住民众对国营企业经营不满的心理,多多的找点支持。

    “我有一些在媒体方面的朋友,不知道能不能帮的上忙。”陆雪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已经在为计划实行提供帮助。

    “那就更好了,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去试一试,一些宣传上的稿子,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弄?”李辰想听听其他几个新同事的意见。

    大家被这问题问的有点说不出话,大家都没有搞过宣传,不知道从哪着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