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地产官商

第8章 第七章 路遇金佑威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浓浓的官腔,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上位者的气势,李辰马上明白这个男子是个做官的,官做得可能还不小。

    “算是吧,”李辰下了车笑着走过去,试探问道:“你们是想买房子吗?这个小区建成一年多,一直空着。”

    “呵呵,你觉得这里的房子能买吗?”另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男子穿着皮夹克,圆圆的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好像弥勒佛一样,让人顿生亲近的感觉。

    这胖子怕是做生意的,李辰心里琢磨,一个大官、一个生意人,跑到一个没人的小区,并且不介意被别人看到,不是在做什么隐秘的交易,也不应该是买房子那么简单。

    建委小区原本是榆州建委的集资房,因为小区工程存在严重经济问题,造成的影响恶劣、牵连很大,已经不能按照计划当作集资房内部分配。

    对外出售,弥补建委账上的亏空,似乎是唯一出路。

    政府的房子,不可能放到市场上一套一套地出售,只会找一个有实力的下家接盘。

    九七、九八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极不景气,空置房积压严重,具体到榆州这个沿海的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

    当时的私营经济尚未长足发展,榆州国营企业实力也一般,九七年更是国营经济普遍陷入困顿的一年,建委想找一个理想的接盘者,也不容易。

    李辰猜想,面前这个胖子,可能就是旁边那位大官找来解决建委小区问题的

    他心里攸地一惊,要是胖子接盘,建委顺利解决小区遗留问题,工人薪水固然能够补发,却未必不会继续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而这个小区,也就没他什么事,他的一些想法,恐怕也没了实现的可能。

    想到这里,他却没有遮掩,而是笑着说道:“能买,当然能买了,建委小区的品质高、质量好,地段优越,谁都想要一套。国内的住房分配一旦市场化,这样的小区肯定一房难求、千金难买。”

    “住房分配市场化?”大官眼前一亮:“你觉得,国内的住房分配将要市场化?”

    “国内的经济改革就是市场化,住房分配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南方的羊城、申城、鹏城等地都已经在试点,未来肯定要在全国放开,可能就在这一两年,”李辰笑着说道。

    十几年后回头看国内的发展,很容易把握其中脉络,当时的先行者也能看到趋势,把握方向,却不知道变化具体会在何时发生,也想不到变化一旦发生,会如此迅速。

    胖子和大官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没想到李辰年纪轻轻的,对改革的认识居然如此深刻。

    经济改革就是市场化,这句话总结得非常精辟。

    至少在当前来说,确实如此。

    对住房分配改革,他们也有相似的看法,因为身居高位,甚至知道一些内部消息。

    但国内的改革向来循序渐进,有可能是很长期的过程,具体到建委小区这个项目上,如果压个三五年,任谁都吃不消,他们却没有李辰那种信心。

    “哦,你是说,国家在这一两年,就会放开住宅市场?”胖子兴致勃勃问道。

    “是,说不定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就会推动住房分配改革。”

    李辰笑着说道:“国内经济这两年的形势不好,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乏力,只有尽快拉动内需,才能够走出泥潭。衣食住行,在我们国家,能够让老百姓爽快掏钱的,除了教育,可能就是房子。”

    “没有房子,丈母娘就不让嫁女儿。”

    九八年以后,教育和住房领域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哈哈,小兄弟这话有意思,鄙人徐建林,忝为华信集团董事长,敢问小兄弟是做什么的?对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认识很深刻啊,有机会咱们多交流交流!”

    胖子和大官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张名片,双手捧着,递给李辰。

    九八年,能够说出这番话的人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不过李辰看起来很年轻,说得很肯定,给人的感觉很不一般,徐建林才会格外慎重,有心结识。

    李辰却微微一愣,哪怕他想到眼前这两个人的身份不一般,也没有料到这个其貌不扬的胖子,会是后来国内富豪榜上的大人物。

    日后的华信集团横跨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饮料生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的巨无霸,在国内私营企业集团中排名前列。

    “原来是徐先生,久仰、久仰了!”李辰笑着伸出双手接过名片,暗自庆幸刚才没有保留。

    徐建林这样的商业巨头,想法决断轻易不会受人影响,如果他故意贬低这里的房子不好,不值得购买,只会被徐建林看轻。

    这个青年不简单!看到李辰的应对淡定从容,徐建林不由暗暗点头,猜想李辰的出身和背景,或许也不简单。

    李辰却回避了这个问题:“我叫李辰,还在大学读书,有一些粗陋的想法,难登大雅之堂,让两位见笑了。”

    “不过,我若是徐先生,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接手这片小区,等过了年,说不定大家都抢着来要。”李辰笑着说道。

    “金局,我怎么感觉他像你的说客?”徐建林笑着开了个玩笑。

    李辰目光一凝,马上想到徐建林口中的金局应该就是现在的建委主任金佑威,建委集资房正是他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难题。

    仔细看的话,也能发现这个金局和金馨的眉眼五官有那么点像。

    李辰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金佑威,他是造成父亲李宏基离职的关键人物。

    “李老弟,徐某托大,叫你一声老弟,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市场化是未来趋势,但这肯定是一个渐进过程,就算年后人大召开,新一届政府上台,推行新的政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影响榆州,你能确定明年年内就有重大转机?”徐建林笑眯眯看着李辰,丝毫没有因为他的年轻,而有所轻忽,这正是他作为商人的成功之处。

    李辰笑了笑:“市场化来日方长,政策的出台却可能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改革之初总有动荡,动荡之中才会有机会,徐总是明白人,你懂的!”

    李辰并没有保留,他不认为自己几句话,就能改变徐建林的决断,如果徐建林最终接手建委小区,那也是他原本就有这样的计划

    这番话,或许会是一种推动,若是因此失去建委小区这个机会,却能与徐建林这样的“大人物”结下善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哈哈,好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李老弟才是明白人,徐某甘拜下风!”徐建林圆脸上一对小眼睛眯成了两条细缝,更加觉得李辰的来头不小,言谈之中,颇有一种指点江山的味道。

    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话的金佑威终于笑了笑,开口问道:“李先生,你觉得年后中央可能推出哪个方面的新政策?”

    “这我可不敢乱说,”李辰笑着摇了摇头:“说对了,是泄露国家机密;说错了,可就是误导金局长做决策了,那我担当不起。”

    李辰当然知道中央接下去会怎么做,并带来怎样的影响,但他还不至于全盘托出,那是他的底牌。

    “不过,如果徐总对这个项目有疑虑,还希望金局长给我个机会。”李辰道。

    “噢?”金佑威与徐建林对视一眼,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们早觉得李辰的谈吐不一般,出现在建委小区,应该也有特别的目的。

    金佑威道:“原来李先生也对建委小区的项目感兴趣?”

    李辰点点头:“这是个不错的时机,要是徐总下不了决心,我们也可以合作。”

    “房地产是个新产业,具体要不要做,华信还要综合评估,”徐建林并没有马上答应,毕竟才是第一次见面。

    金佑威的心情马上变得很好,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主动提出接手建委集资房这个项目,之前徐建林的口风很紧,现在也开始松动。他这些天一直焦头烂额的事情,有望顺利解决。

    “李先生,要不这样,我们一起吃个饭,有什么问题,饭桌上再说。”金佑威说道。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