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爸爸追妻我种田

第247章 安置房


    杨老九笑着说道:“离补偿到手还早着呢。
    但是拆迁办的人早上给我打电话了,让我去市里签补偿安置合同。
    我问过了,咱们那二十多套大小不一的老房子,大概可以置换十八套三居室和两个临街商铺。
    回头你和我一起去,咱们去看看安置房在哪个地段。
    要是离正在建设的地铁站近,我们就不要拆迁补偿款,直接要安置房……”
    ……
    第二天上午,杨老九把水库那边的事情托付给杨小山之后,就领着家人们去市里了。
    刚进了世纪新城三号别墅的大门,程娇娇就伸手戳了戳杨小满,道:“瞒得挺好的啊,上次我和你来这里,你还说这是大伯朋友家的房子。
    你那时候该不会是怕我知道你家有钱,因此赖上你吧?”
    杨小满举起双手投降:“天地良心,我也是刚才在路上听大伯说起,才知道这别墅是大伯买的。”
    程娇娇听他这么说,将信将疑地问道:“真的?”
    杨小满点点头,指着杨晓燕说道:“瞧,连大姐也不知道呢。”
    杨晓燕东摸一下、西摸一下,惊叹道:“这么漂亮的房子,真的是咱们自己家的?你们什么时候买的啊?”
    杨老九说道:“跟一单元那两层楼前后脚买的。
    家里带来的菜都放厨房去,该放冰箱里的放冰箱里。
    晓燕收拾收拾准备做饭,小满带你媳妇去挑个房间,让她休息休息。
    我有点儿要紧事要出去一趟。
    春花你要是无聊,就先看会儿电视,等我回来了,咱们再一起去附近逛逛,我带你去买彩票。”
    林春花想起从前,不好意思地说道:“逛逛可以,买彩票就不必了,我已经没有那个瘾了。”
    她就没有那个发横财的运气,一次性买几百,最多只能中十块钱的奖。
    以后还是不买了。
    把钱留着买东西吃,它不香吗?
    林春花也没看电视,她去了门前看鱼池,也不知道上次那几条鱼还在不在,这么久没人喂,不会已经饿死了吧……
    ……
    杨老九和周沫去了拆迁办,先了解了一下市里给出的补偿标准。
    市里每平米将会给他们补偿2500块钱。而他们买进老房子的时候,平均每平米才1800块左右。
    杨老九在心里算了算这笔账,轻轻对周沫说道:“赚了,那些老房子这么一拆迁,咱们至少赚了一百八十万。”
    杨老九进了拆迁办的办公室,对一个工作人员说道:“我是杨老九,昨天接到电话,让我来签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
    得知安置房不但离大学城近,离地铁站也不远,杨老九立即在补偿款和安置房之间选了后者。
    他还问道:“我能多要几套房子吗?我可以补差价。”
    工作人员左右看了看,悄悄地搓了搓右手食指与大拇指,道:“你真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调剂一下,将多余的安置房再卖给你几套……”
    直接把安置房拿去卖,这人是不敢的。
    但杨老九手上的老房子不是有二十几套嘛,按规定,只要他愿意补足差价,他是可以把每套旧房子都拿去换一套大的安置房的。
    但这么一来,工作人员今天的工作量就得翻倍了。
    所以他想向杨老九要点儿“辛苦费”。
    也不用多,一百两百就行了,等忙完了他想去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杨老九不是特别懂这里面的事情,还以为这个工作人员为他的事冒了多大的风险呢。
    他想了想,让周沫掏出一万块钱,悄悄地塞到工作人员的手上。
    工作人员:……
    数额巨大,他反倒不敢收了。
    一万块,够立案的了。
    算了,还是不收辛苦费了,要是因此丢了工作就得不偿失了。
    工作人员想明白这一点,把钱丢还给杨老九,道:“钱就不用给了,中午你和我应该都没时间出去吃饭了,让你家小姑娘去帮我带个盒饭进来就行。”
    周沫并不知道,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内,这个工作人员的心路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她一边把钱藏进包包里,一边轻轻地对杨老九说道:“之前看他搓手指,以为他要咱们贿赂他呢,没想到人家只想要个盒饭……”
    工作人员心虚地低下了头。我是真的想要收贿的,但你们给得太多了,多得让人害怕啊……
    周沫把杨老九留在办公室里与工作人员一张一张地签合同,自己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她拎着饭菜回来的时候,整个拆迁办都轰动了。
    “这什么味道,怎么这么香?”
    “我明明吃过饭了,一闻这味道,又觉得饿了……”
    “我闻到了红烧肉的味道,这么香的红烧肉,我只在豪德大酒店里吃过一次——那小姑娘手里拎的,该不会就是杨家菜吧?”
    周沫对众人笑了笑,道:“这是我家自带的食材,在外面的小饭馆加工了一下。我特地多准备了一些,大家都过来吃一点吧!”
    她手上带的这些食物,够十几个人吃的了。
    她也没指望靠一顿饭就能与拆迁办的人打好关系,但一顿饭下来,这些人肯定会对杨家菜印象深刻的。
    她想,来都来了,能顺便替杨家湾农家乐和杨家菜打个广告也不错……
    ……
    周沫时刻惦记着杨家湾。
    杨家湾里,也有人正“惦记”着她。
    不是别人,正是十七婶儿。
    十七婶儿的眼睛发炎之后,要是按村医李女士说的,尽早打针吃药,现在肯定已经好了。
    可她偏偏不听,还故意揉搓,想要把伤势弄得严重一些好再讹程娇娇一笔钱。
    伤势的确变得更严重了,然而她的目的已经被周沫拆穿了。
    她不但讹不了程娇娇的钱,还得把之前藏起来的那五千块拿出来,去医治自己的眼睛。
    清江县医院的医生说了,早点儿去看的话,花个三五百就能医好了。
    可是她拖得太久了,已经有失明的风险了。
    这个程度的病症,没有五六千块钱,是看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