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爸爸追妻我种田

第220章 育珠,领证


    中秋节的前两天,养在水库里的珍珠蚌被捞了上来。
    周沫和杨老九领着人一个个地给珍珠蚌做育珠手术。
    来农家乐游玩的客人们路过手术现场,觉得无比新奇,干脆就不走了。
    周沫一边给客人们讲解育珠手术的作用,一边示范着手术的操作步骤。
    有客人突发奇想,想要自己“种”几颗珍珠,等过几年珍珠长成了,再来把珍珠取出来做成首饰。
    周沫当然不会拒绝。她马上做了个牌子立在显眼处。
    牌子上写着——欢迎“领养”珍珠蚌。
    每“领养”一个珍珠蚌1000块。
    可亲自“种”珠,包教会育珠手术。
    水库寄养三年后可随时预约取珠。
    牌子一出,立即引来一大群客人围观。
    但问的人多,愿意交钱“领养”的人少。主要是嫌周沫开出的价太高。
    周沫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珍珠,道:“三年后的珠子取出来,要是没有我手中的这些漂亮,可以退还500块。”
    周沫掏出来的这把珍珠是系统渔场里养出来的。颗颗圆润可爱、光彩照人,个头又大。
    水库里养的到时候取出来肯定不会差,但绝对没有这些漂亮。
    然而周沫一点儿也不担心交了钱的客人们到时候会要求退款。
    取出来的珠子漂不漂亮,客人们说了算。客人们亲手种的珠,长得再丑,也会觉得漂亮的。
    这种心态大概跟父母不嫌自己孩子丑是一样的。
    要是万一有人嫌丑——她是商家,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
    客人们见到周沫手中的漂亮珍珠,眼睛都拔不开了。
    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珍珠每一颗的价值都不会低于1000块。
    又听说珠子不漂亮到时候可以退一半的款,那还犹豫什么?赶紧掏钱挑蚌吧!
    自己“种”的珍珠,到时候自己亲自开蚌取珠,珠子还归自己。
    不光能体验一下亲手给珍珠蚌做育珠手术的感觉,还能享受开蚌取珠的乐趣,又得得到一颗有价值的好珍珠。
    这1000块花得太值了。
    想“领养”珍珠蚌的客人排起了长队。
    周沫立即把林春花叫过来收钱。
    她自己则找了个工具,给客人们挑出来的珍珠蚌挨个做记号,再登记造册。
    杨老九把交了钱的客人们带到一个台子边,仔细地教客人们做育珠手术。
    一直忙到天擦黑,客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林春花一边数钱,一边笑。
    “没想到一个蚌就能卖1000块钱。”
    来帮忙做育珠手术的人夸道:“小沫的脑子就是好使,居然能想出让客人们领养珍珠蚌的主意来。
    这蚌还没有放下去养,就收到三年后卖珠子的钱了。”
    杨老九问了问周沫:“一共卖了多少个蚌?”
    周沫回道:“不多,就三百多个。
    都编了号串在一起了,我还在串绳上绑了一块红布做记号。
    直接跟其他的蚌一起吊进水库里养,再标一下位置,定期查看的时候多留意一下有没有坏的就行了。”
    杨老九默默地在心里算起了账,三百多个,每个1000块,那就是三十多万了。
    他在水库里总共养了好几万个珍珠蚌呢,三年以后把珠子全采来卖,岂不是要赚好几千万?
    想到这里,杨老九忍不住翘了翘嘴角。
    原本他是没有赚大钱的想法的,但现在他有女儿和孙女要养。
    她们不像他和老妻一样年迈,她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能多赚一些钱给她们存着,他心里才会踏实一些。
    ……
    到了中秋节那天,杨小满和程娇娇一大早就穿上了情侣装,开着车直奔民政局。
    填表的时候,两人相视傻笑。
    婚检抽血的时候,两个相视傻笑。
    拍结婚照的时候,两人对着镜头傻笑……
    结婚证到手的那一刻,两人抱在一起傻笑……
    他们两个不觉得尴尬,倒把民政局里那些过节还要值班的工作人员弄得头皮发麻。
    “这一对新鲜出炉的小夫妻,脑子不会有毛病吧?再乐能乐成这样?”
    两人出了登记处,回到了自家的车里。
    扣好安全带之后,程娇娇捧着杨小满的脸,一声一声地喊着:“老公,老公,老公……”
    杨小满一脸荡漾地回应着:“老婆,老婆,老婆……”
    程娇娇亲了杨小满一下,说了一句让杨小满差点儿原地爆炸的话。
    “开车,去最近的宾馆。”
    杨小满结结巴巴地说道:“天还没有黑,我…我…我,我还没有准备好。”
    程娇娇抛了一个媚眼,道:“我已经准备好了!”
    杨小满做贼似地四处看了看,一咬牙,一踩油门,开着车找宾馆去了。
    ……
    杨小满和程娇娇是晚上七点多才回到杨家湾的,正好赶上了中秋夜的团圆饭。
    两人红着脸,就怕被问起为什么一去这么久。
    然而家里的大人和孩子都很识趣,谁也没有提起这一茬儿。
    程爸和王春香也被请到了杨老九家中,与杨家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上。
    程家人与杨家人从今天起就算是一家人了。
    辈分最大的杨老九举起酒杯,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大家才开始放开肚子吃吃喝喝。
    这一桌子菜的主食材都产自周沫的田园系统,程爸和王春香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一个不察,就吃撑了。
    杨小满很有眼色地递了盒健胃消食片过去。
    饭后,大家又围坐在门前的空地上,对着满桌的瓜果、茶点和月饼,赏起了月。
    听说周沫成绩非常好,回回都考年级第一,还征得了校长同意,不必按步就班地去学校上学,王春香十分诧异。
    为了应景,杨老九让周沫背起了关于月亮的古诗词。
    周沫虽然不是很爱在人前表演,但外公有令,不得不遵。
    在周沫一连背了十几首古诗词之后,王春香笑着对程爸说道:“看来杨家的基因很好啊,咱们未来的孙子孙女,肯定也是学霸!”
    杨小满和杨晓燕这两个学渣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王春香。
    两人同时腹诽:您怕不是吃撑了,而是喝醉了吧?小沫成绩好,是个学霸,并不代表杨家就有学霸的基因啊……
    杨老九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杨小满和杨晓燕。
    二人挠了挠头,转开脸去。
    夜里十点,杨小满领着自家老婆和岳父岳母,一起去了自家的房子。
    王春香看着被收拾一新的房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之后,她又感慨起来:“还是住在村子里好,房子够大,门前也有大片空地,将来有了孩子,孩子也能跑得开。”
    程爸“嗯”了一声,凑到王春香的耳朵边催促她快点洗漱去客房睡觉。
    “别耽误他们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