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九零年代

第113章 孙大光棍终于娶上媳妇儿了!


    都说娘亲舅大,姥姥姥爷抹下脸面找上门,实在是容不得许文东不安排。
    之前说过,许文东并不排斥给老舅安排个事情干,他这个人寡言心细,是个能做正经事情的人。
    东方边贸的事他插不上手,要安排的话,只能往东方神韵安排。
    可东方神韵现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多方利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平衡点,现在突然安排个许文东的亲属进来,他们会怎么想?
    是许文东不信任他们了,安排个锦衣卫进来监视?
    还是许文东打定主意把东方神韵变成家族企业,扼杀他们这些人将来身居高位的可能?
    那岂不是说,自陈胖子以下,陈庆增、王文理、梁婉君等人,除了研发中心的人之外,将来都有被空降过来的许氏亲族替代的可能?
    辛辛苦苦十几年,呕心沥血的付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搁谁,谁能乐意?
    人心浮动,几乎是肯定的!
    这也是许文东中秋节聚餐时,没有接老舅妈话茬的原因。
    平心而论,许文东是有私心的。
    东方神韵是他一手创立的,自然被他视作私产,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会在公司内部大肆安插许氏亲族。
    他甚至就没做过这个考虑!
    现在的东方神韵,乃至未来的东方集团,许氏只要能在其中占据五成以上的绝对控股就好。
    甚至因为将来一些可能的利益交换,利益网、关系网的构建,内部员工的股权激励等等,许氏的占股甚至可以降到四成左右。
    这些许文东全部都考虑过!
    他虽然高中都没毕业,但感谢后来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加上他重生后习惯了动脑思考,这些东西或模糊或清晰的,在他的脑海中总归有一个大致的脉络可循。
    而这里所说的许氏,不是指整个许氏家族,狭隘的讲,指的只是他许文东三兄妹。
    甚至许文蕙都可以不算!
    只有他和许老二!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生外向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说着玩的。
    许文东对许文蕙的宠爱是真的,在这件事上的决定,也是真的!
    “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呢。”许文东皱着眉,用拳头轻轻捶着额头。
    “发到海参崴的那批羽绒服装车了么?最近莫斯科的要货量很大,你们要确保商品质量。要是拉伊莎小姐发现了残次品,后果不用我说你么你也知道。”
    李亮坐在许文东腾给他的办公桌后打着电话,现在发往莫斯科拉娅超市的货物已经占了东方边贸业务量近五分之一的比重,都是李亮亲自跟踪。
    羽绒服三个字提醒了许文东。
    九十年代初期,东北这边出现了不少收鹅绒鸭绒的人,他们把从农村或者养殖场收上来的鹅绒鸭绒发往南方,赚了不少钱。
    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鹅绒鸭绒截胡,在春城创办一家自己的羽绒服工厂,创造自己的羽绒服品牌?
    前期投入不会太多,还不用担心销量,至少苏联能帮自己消化掉一大部分,国内再打好广告,把质量和设计做上去,不愁销路。
    顺带着还能帮王克勤解决一下春城服装厂一到七厂的部分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间接地也挠了挠他上面那位的痒处。
    说干就干,许文东决定绕过家人,先和老舅联系一下。
    ...
    收到东方神韵回信的当天,孙计就和佟伶玉签了版权转让声明,连着汇款地址一起放在信封里,给东方神韵寄了回去。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孙计几乎是扒拉着手指头算日子,往常室友打麻将时他还有心思看一会儿,虽然不敢上手,但也能过过眼瘾。
    但打从回信寄走后,孙计就开始经常走神。
    在等了一周没有收到汇款后,他甚至已经在心里怀疑东方神韵是不是骗子!
    还是佟伶玉安慰他,再等等,还没到两周的时间呢。
    等啊等啊,终于在第十二天的时候,等来了盼望许久的汇款单!
    叫上佟伶玉,带上早就准备好的身份证,户口本,介绍信等文件到邮局,孙计终于取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五百块钱!
    没错,就是五百!
    剩下的九千五百块钱,孙计直接提供了老家的汇款地址,让东方神韵直接汇到老家父亲那里。
    现在汇款都要收手续费,从春城汇燕京要收一笔,从燕京再汇回老家又要收一笔,那也是几十块钱呢。
    不如直接汇回老家,能省则省。
    要不是答应佟伶玉带她去吃肯德基,孙计连现在这五百块钱都不想留。
    点了点手里扣了手续费剩下的四百九十五块钱,孙计挺直了腰板,第一次感觉底气十足地说道:“走,吃肯德基去。”
    佟伶玉双眼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笑眯眯地跟在孙计身边,一起朝肯德基走去。
    ...
    九十年代时,黔省是出了名的穷省份,还是顶没存在感的省份。
    而老孙家,又是黔省某贫困县下边一个穷村子里有名的穷苦人家。
    在这个村里还能被大家都说穷的家庭,那就是真的穷。
    不说吃了上顿没下顿吧,可也真是一年到头看不到半点荤腥。
    家里的老大眼瞅着过完年就三十一了,连个媳妇儿都没有。
    后生是顶好的后生,下地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就是家里太穷,吃饭的嘴太多,哪怕再认干,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仨瓜俩枣。
    现在不一样了。
    孙家老四出息了,不仅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前两天更是一下子汇回家九千五百块钱。
    好家伙,四舍五入这也是万元户了啊!
    孙大娘拿到钱后眼泪都没擦干,就开始张罗给自己儿子娶媳妇儿。
    这回人家还拿捏起来了,以前说死了男人的寡妇都行,现在不是黄花大闺女不要。
    现在天气还没大冷,这就开始把砖瓦房抢盖起来,东边那间就给我大儿子做婚房,冰箱电视洗衣机三大件也全都置办齐全。
    为了老大的婚事,两口子真是操碎了心,也是豁出去了。
    就奔着这九千多块钱全花完算球去的!
    本来还有眼气的人在背后传老孙家吹牛B,说是孙大娘两口子忧心孙闯的婚事,才想出这招诈婚!
    可随着三大件陆续到位,谣言不攻自破。
    上门给孙闯说亲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那穷苦人家的,家里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也愿意嫁!
    还好孙闯是个实在的,听到对方年龄后连连摇动蒲扇般的大手,说道:“我都三十了,哪能祸害人家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不行不行!”
    “年龄还没我弟妹们大,老四将来回来怎么叫人?叫嫂子还是叫妹子?不成不成!”
    一脸来了几波说媒的,孙闯都不同意。
    孙大娘恨恨地拧着他的耳朵,问道:“你到底想要个啥样的,以前人家看不上咱家,现在你倒拿捏起来了!”
    孙闯因为常年下地干活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一张脸涨得通红,看起来黑红黑红的,还有点发亮。
    “我..我...我看上戴水仙了。”
    孙闯闷闷地留下这么句话,臊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起身挣开母亲的手,逃也似地跑到了里屋。
    孙大娘在外面骂道:“你个混玩意儿,现在有条件了,不寻思找个大姑娘,倒看上个寡妇!还能不能有点出息了你!”
    孙大爷坐在门槛上吧嗒口旱烟,说道:“我看中,那戴水仙又没有孩子,才二十七八岁。在别人那是大的,在老大这里就是小的。”
    “而且婆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你让三婶去说说,老大看中了,咱们就别再拦着了。”
    孙大娘恨恨地一跺脚,瞪了老头子一眼,匆匆去找三婶说合去了。
    事情出奇的顺利。
    戴水仙婆家没有多做阻拦,也没说要老孙家给什么。
    这家老太太是个心善的,看着儿媳妇儿年纪轻轻就守寡,她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哪想儿媳妇儿再遭这个罪。
    婆家没意见,娘家就更没意见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早嫁早好。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孙计的版权费汇到后两周,十里八村有名的孙大光棍终于娶上老婆了!
    虽然是个寡妇,可戴水仙那长相,那身段,那一掐似乎就要出水的皮肤,男人们私下里都说孙大光棍赚了,娶了这么个如花似玉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