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只能种田

第一百五十八章 转交韩希荣


    许欣仪怀孕了,真正是头等大事儿。
    “孟娘,有劳你好好伺候我娘子了。”陈小路对孟氏道:“这是一些食物相生相克的,你记一下。”
    “陈大夫,奴婢不识字。”看着他递过来的单子,孟氏都不敢伸手去接。
    “噢,我忘记这事儿了。”拍了拍脑门,陈小路还真是没想到这一遭:“那这样吧,你以后在吃食的搭配上先问一下我娘子,我将这单子放在她那里。”
    “是,陈大夫。”这样好,省得自己也忘记了。
    “对了,孟娘,娘子每天都在教导孩子们识字,你有空也可以跟着学学。”陈小路觉得一个人还是要识点字的好。
    “好,奴婢记住了。”孟氏一听,对啊,以前是没机会,现在不学岂不是蠢了。
    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的跟着学读书习字。
    “别的菜你可能记不住,但有一样我先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了。”陈小路对孟氏道:“软江叶不能给娘子吃,切记切记。”
    软江叶?
    “四妹妹的园子里就有不少,平日里摘来煮煎蛋汤鲜美嫩滴。但是,怀了身孕是万万不能吃的,那东西性寒,滑胎。”
    陈小路之所以特意提出来,是因为之前他和许欣仪都喜欢吃。
    这会儿也是好一阵后怕,幸好孩子上身之时许家正准备嫁许欣月,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许家用餐,自己几乎没来得及做这道菜。
    “是,奴婢明白。”孟氏还是第一次知道吃软江叶是滑胎的。
    不过,对从未生产过的她来说,不知道这些也是应该的。
    毕竟,没有经验的。
    这边,陈小路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他想让许欣仪暂停一下教孩子们学习的事儿。
    “你现在当以养胎为主,多休息才行。”陈小路道:“等你产后再教这些孩子们读书。”
    “你觉得我胎像如何?”
    陈小路把过脉,胎像很好。
    “我的身子骨也不错吧?”
    确实是。
    “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再坚持几个月,到月份大了再停下也不迟。”许欣仪道:“一来呢,学习原本就是需要坚持的事儿,这些孩子内心里就没有学习的概念,这一放心思更难聚在一起;二来,我自己的身子骨不错胎像也稳,有点事儿做也能打发一下时间,闲着更难受。”
    陈小路好像无力反驳。
    要依着他老娘的话说,乡下女人要生了都还在干活,就你媳妇金贵了?
    好在,老娘只是小声的悄悄的在自己面前说的。
    原本他想让老娘来河湾照顾一下许欣仪的,结果听到这话后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老娘也很明确,她不会来。
    “那你个岳母和我不是同一路人,在一起不说话尴尬。”说话吧,真不知道说什么。
    儿媳妇,说真的,挑不出一点儿理儿来,但是她就是相处起来别扭。
    “我去了河湾,我不自在,你媳妇心里也不会舒服。”陈小路的娘说道:“也没什么可照顾的,你都专门买了仆妇伺候了,她不懂的可以问她老娘,我这个当婆婆说的没用。”
    陈小路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老娘怂岳母这事儿三姑就说过的。
    他也看出了些门道。
    既然不相融那就不往一起凑。
    老娘认定媳妇儿是娇气,不曾想媳妇儿却是很大气的。
    怀着身子还要教孩子们识字。
    许欣仪要教,自己也不好相违。
    但是,他还是不放心。
    这些熊孩子,闹腾起来也是能个人来制服的。
    想了想走迂回路线。
    将这事儿告诉了岳母。
    “欣仪说要继续教?”
    “是的,岳母,小婿怕她实在太累。”而且和一群熊孩子相处,风险也是极大的,万一撞了碰了什么的怎么办?
    “行,我知道了,我会和她说的。”
    “多谢岳母。”
    看陈小路出去后,莫氏就叹了口气。
    谁说这个女婿老实的?
    坏人让她做。
    “姐姐考虑得也在理。”许欣兰听了后思虑了一下:“姐夫这样想也是正常的。”
    所以,这事儿,要怎么解决?
    “依我看,不如让二姐夫接手这个这件事儿。”
    韩希荣一个大男人,整天闲得蛋疼,让许欣兰都感慨果然是要投好胎。
    这么年轻就不去奋斗了,除了和许欣月对酒吟诗作赋外每天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溜阿弟。
    不得不说,小家伙是一个擅长抱大腿的人,自从知道这个二姐夫肚子里的墨水后,就缠着要他教识字教读诗,听他讲故事什么的。
    一个好学一个太闲,两人还真是有模有样的约定每天出去溜圈,学半个时辰的诗歌什么的。
    在河边读诗识字似乎更有氛围。
    “只怕他不愿意。”莫氏想了想也觉得很好,这样以来,许家的儿子读书什么的更容易。
    “就长姐怀孕的这段时间先让他分担一下,以后的事以后再谈。”许欣兰从来不愿意想太远,累人。
    但是她知道,韩希荣肯定不会拒绝接手这事儿的。
    不看那群穷孩子的份上,就看许欣仪的执着他也不好推辞。
    “长姐也可以去教孩子们,每日里只需要教小半个时辰,余下的时间就让二姐夫管。”
    “如此倒也周全。”莫氏点了点头。
    于是,许欣兰亲自去找了韩希荣,说是莫氏有请。
    这种事儿,让莫氏去拉,韩希荣更不好拒绝。
    “岳母,小婿愿意替长姐分忧。”听完莫氏的话,韩希荣连忙应允。
    “如此就辛苦你了,待欣仪产下孩子满月后再接回来。”
    “岳母客气了,小婿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又只是半日时辰。再则,这些孩子是不入仕的,小婿倒不怕耽误了他们。”韩希荣谦虚的说道:“若真是有考科举功名的,小婿这点墨水断不敢接这么重的担子。”
    “姑爷也无须谦逊。”莫氏心里好笑,这乡间的纨绔倒也是有自知之明:“当初欣仪和村长商议办学堂,为的也只是让他们识几个字,都没有别的高要求。”
    有高要求的孩子自然是被送到镇上学堂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