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到现代,难道只有我会飞

第155章 接周奶奶回村


    下午,古阿玲和古大虎去了镇上养老院,打算把周奶奶给接回来跟他们一起过年。
    这件事,他们回来前就给村里打了电话,周村长随即就和养老院通了气。
    因此,他们两个一到养老院,那边就放人了。
    古阿玲正在给周奶奶打包行李,主要是几件厚实衣服还要平日里吃的一些药都得带上。
    她一边收拾,一边和周奶奶聊天。
    老人家脑子依旧不清醒,但是有人陪着说话还是挺高兴的,嘴角的笑就没停下过。
    古阿玲笑着和她说:“周奶奶,我大伯一家还有我爷爷,他们都过来了,这下家里人多了也热闹起来了,等你回到村里,我们每天都陪着你说话。”
    “好好好!我就爱吃肉,红烧肉……咱中午吃肉呢?”周奶奶听成了中午吃肉,乐的豁口的牙都露了出来。
    古阿玲无奈,又继续和她说着话,两个人鸡同鸭讲的唠了半天。
    “阿玲,行李装好没有?”
    古大虎从外头匆匆忙忙进来。
    古阿玲看到他,有点疑惑,“阿爹,你不是出去找车了吗?这么快就找到啦?”
    带周奶奶回家,肯定需要一辆车,她家又没有小车,村委是有,但是他们也不想太麻烦村长。
    再说了临近过年,村里事情多着呢,中午阿爹给村长家送年礼的时候就没看见周村长,说是人在村委开会,忙得很,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来吧。
    阿爹在村里打听到了,镇上有一些专门开黑车的司机,平日里是跑省内短途的,他刚就是去找这些人。
    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古阿玲看了眼时间,这都没到十分钟呢。
    古大虎看到衣服还没装完,赶紧过去帮着一块收拾,嘴里念叨着,“哎呀,这事说来就是巧了!你猜我在门口碰到谁了?”
    “谁呀?”
    “郑有财……你郑叔叔,记得不?”
    古阿玲点头,“哦!我记得,咱第一次来镇上还坐过他的三轮车,你遇到他啦?”
    “没错,我刚出养老院就看到他了,他非拦着我说话,这不是听说咱要接周奶奶回去嘛!他也要回村里,正好一块回去。”古大虎催促,“搞快点!他还在门口等着呢。”
    古阿玲手上加快动作,没想到还真挺巧的。
    收拾完行李,古阿玲父女俩带着周奶奶就坐上了郑有财的三轮车。
    一路上,这郑叔叔就一个劲的夸他们,说他们重人情,善良,“这村里谁家不知道老太太的事情啊!你们古家才过来没多久,这件事反倒让你们担起责任来了,我们这些人听村长说了之后,老脸一红啊!大虎兄弟,你就是这个!”
    郑有财给他竖了个大拇指,“村里谁都夸你们古家重情重义,今年村里的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肯定落在你们家。”
    古大虎被他夸的脸都红了,这会听到了他说的啥评选,有点懵。
    古阿玲也没听过,她问郑有财,“郑叔叔,这五好文明家庭是啥呀?这评出来有什么用吗?”
    郑有财就给他们解释,“这五好文明家庭啊!是村委搞的东西,大概三五年选一次吧!就是在村里挑一些比较和睦,不打架吵架,能做村里代表的家庭。”
    这具体的他也说不清楚,“上一个选上的是我二大爷家里,当时村里给他家发了奖状,开会表扬了,然后还发了一千块钱,一袋大米,一桶花生油来着,还像还有点啥来着……”biqubao.com
    古大虎惊呼:“还给钱给东西啊?”
    这下父女俩都来了兴致,拉着郑有财聊了起来。
    很快到了家门口,古阿玲把周奶奶扶了下来。
    古大虎拿着行李在后头要拉着郑有财进屋喝口茶。
    “这来都来了,你不进去,是不是不给我面子?”
    “冬天家里又没啥事,你这么急着回家干嘛呀?”
    “你儿子……你儿子不都二十多了嘛!一会不见也不会丢,快进来快进来!”
    郑有财招架不住,跟着他进了古家。
    正好牛三娘在院子里拍被子,看到他们进来,赶紧过去招呼。
    古阿玲从堂屋搬了把椅子放到院子里,然后扶着周奶奶过去坐着晒太阳。
    阿爹他们在这里说话,能看着老人,她就拿着行李进屋收拾了。
    阿娘他们搬到二楼去了,这一楼的房间就留给周奶奶,她把衣服放到衣柜里,再去楼上把她自己的东西也搬下来。
    晚上让周奶奶一个人住不安全,她跟着一起住这个房间,也能随时照应人。
    等整理完房间,她出去洗手。
    阿爹和郑叔叔两个,还在堂屋里坐着说话,周奶奶也乖乖的在椅子上,看着像是睡着了,阿娘还给她披了件外套。
    看到她出来,牛三娘对她说,“你去隔壁说一声,让你大伯母和嫂子现在就过来帮忙,这会差不多就该做饭了,还有,你去村里找找你弟弟,他刚跟着二毛一起出去野了,喊他们早点回来吃饭。”
    “唉!好!”古阿玲满口答应着,甩了甩手上的水,就抬脚出了家门。
    她先拐去了大伯家,把阿娘嘱咐的事情说了,然后和大毛哥一起,去村里找两个弟弟。
    古大毛走在前头,时不时回头和她说话。
    傍晚的山泉村,家家都准备烧饭了,每一家都说说笑笑的,人们忙里忙外,进进出出,脸上都带着笑。
    古大毛看了一会,说道:“打工的都回来了,这村里热闹不少啊!”比他之前回来看到的几次,人多不少。
    古阿玲回应他,“是啊!这一路上都看到不少生面孔,很多都是外面务工的年轻人。”
    平时村里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子,青中年都在外面赚钱养家。
    “我们家不也一样么!过年才能正经回来住几天。”
    古阿玲感慨,这短短半年时间,她就好像真的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华夏人。
    吃着一样的饭,操心着一样的烦恼,就是为了钱而离家干活,现下,连风土人情都融入的差不多了。
    她看着村子里一栋栋二层三层的小楼房,心里想着,这日子可真好啊!
    唯一的遗憾就是,阿春姐什么时候才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