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流放:带着农科院和老爹穿越去垦荒

第112章 竟是卫大将军的后人


    小农解释道:【放牧四千多匹完成任务超三倍,所以奖励呈指数函数形式增加。】
    唐诗:【不对,以一为基数,你就算再怎么指数也得是一呀?】
    她好歹博士在读,而且四年毕业有望,倒也不必用这简单数学题目糊弄她。
    小农:【三倍以下是翻倍,超过三倍时则是按照幂运算规则进行奖励。】
    唐诗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个系统功能十分的坑人。
    它不会主动告知怎么样有最大获益,但是当你超额完成任务,而这个额度又是超过三倍时,最终就能有丰厚的收获。
    当初唐诗他们放牧数量是四千多头,四舍五不入最后是按照四千计算,也就是【四星任务】的四倍。
    在完成任务超过目标额度的三倍时,奖励就是二的(n-1)次方。
    这也就是唐诗现在看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不对是一头母野猪和七头小野猪的原因。
    当然,唐诗的收获不止是野猪奖励翻倍。
    就连星星和积分都有不小的变化。
    原本一星任务奖励一颗星,10点积分。
    二星任务奖励两颗星,四十点积分。
    三星任务奖励三颗星,八十点积分。
    唐诗想着四星任务的奖励就是四颗星星外加一百六十点积分。
    然而现在看着新鲜到账的十颗星星和四百八十点积分,她觉得自己赚翻了。
    唐诗:【为什么是十颗星星?】
    小农:【是这样的,奖励三倍星星,但上限为十颗。】
    唐诗:【……那积分呢?】
    小农:【积分是在原本积分奖励的基础上增加三倍,三倍是上限。】
    唐安淮很快就意识到什么,“十颗星星是奖励上限的话,这是不是因为星级任务的最高等级就是十星任务?”
    唐诗觉得脑海里小农凌乱了。
    真是不拿唐院士当院士看,人多吃那么多年盐巴不是白干的好吗?
    小农:【是这样的诗宝,建议您这边慢慢探索哟。】
    说着就又是下线不做人了。
    唐诗的个人资料已经更新。
    宿主:唐诗。注:唐安淮的诗儿,系统的诗宝,京城夏家嫡孙夏成瑾的前未婚妻,三个异父异母亲兄弟的唐小四。
    年龄:7岁。注:庆历元年四月初四生日。
    身高:低于同龄人。
    体重:偏瘦。
    积分:600分。
    星星:15颗。
    想要打开二级系统商城的大门需要十颗星星,同样想要开启常规任务积攒星星和积分也需要十颗星。
    问十五颗星星如何搞定这两个目标?
    唐安淮倒是不着急,“回头先开启常规任务,星级商城也就是多了一些兑换商品,咱们目前倒也没那么紧缺这些。咱们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人还有这头野猪和小猪崽子弄回去。”
    小猪崽子养着便是了,正好可以试着驯化野猪,争取多配种几次完成从野猪到家猪的驯化,至于这头半死不活的成年母野猪,自然是吃烤猪肉比较香。
    但问题在于,父女俩怎么把这野猪弄回去?
    虽说当时小农提醒了,这头野猪大概三百斤重。
    但拉着小推车过来也太明显了点。
    现在一头野猪七个小猪崽子再加上一个昏迷不醒的男人。
    还挺难。
    “那要不喊大哥二哥他们过来帮忙?”
    眼下似乎也只能这样。
    只是留下闺女一个人在这边唐安淮自然不放心,但让唐诗去喊人,又有些不安全。
    他正想着看能不能找个路人帮忙去马场那边喊一声,忽的听到马蹄哒哒声。
    竟是有一匹骏马奔驰而来,身上带着斑驳血迹。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这个男人的坐骑才是,遭遇野猪后这骏马也受了伤躲了起来。
    大概是这会儿终于看到有人过来,这骏马也过来帮忙。
    “怎么了爹爹?”唐诗觉得她爹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
    “这应该是马场的马匹,这般骏马……”唐安淮觉得这人身份呼之欲出,“大概就是元监副吧。”
    “啊?不会这么巧合吧。”
    唐诗惊呆了。
    元监副本该昨日就归来,结果迟迟未归,原因是遭到野猪袭击?
    这事在父女俩牵着一匹骏马,马背上拖着一人一野猪外加几头小猪崽子后得到了肯定。
    “唐监副竟然救了元监副,还不快去请大夫过来,元监副这是怎么了?”
    从诸多马吏的真情流露中不难看出,这位元监副的确是好人缘,起码跟马场诸人关系都不错。
    “我和爹爹去那边柳树坡,原本想着去折一些柳条回来做竹筐,没想到竟然遇到了一头半死不活的野猪还有受伤的元监副。”
    小姑娘家的话显然更容易让人信服。
    元监副的家中老仆很快赶来,答谢一番后这才去照顾自家主子。
    唐诗则是喊着王三郎帮忙把那野猪弄回家去。
    “柳树坡,你们倒也敢去,不知道那边原本是死人坡,经常闹鬼呀?”
    这话听得唐诗心情复杂,“真的假的?”
    死人。
    那这野猪吃的是什么?死人的腐肉吗?
    “骗你做什么,七百年前,那柳树坡又名死人坡,当初匈奴联合西域诸部屠杀我中原百姓,那里尸骨堆积如山,又名死人坡。”
    “后来中原王朝天降奇才,卫大将军驱逐匈奴,还河套府百姓平和,离开这边时栽种杨柳千株,当地百姓为纪念卫大将军,在其百年之后不断在那死人坡栽种柳树,后来这河套府百姓觉得死人坡名字不详,又因为中原王朝几度更换龙庭,便是将死人坡改为柳树坡,每年卫大将军忌辰时都有百姓自发去栽种柳树。”
    唐诗松了口气,“都七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啊。”
    那还好,这野猪还能吃。
    王三郎觉得有些奇怪,“唐兄博学广识,难道不知道这柳树坡的典故?”
    唐安淮闻言神色淡淡,“倒是第一次听说,今日受教了。”
    他这般坦荡,倒是让王三郎觉得自己方才似乎怀疑的有些没道理。
    唐安淮虽说在国子监博览群书,但柳树坡之事牵扯到七百年前的卫大将军。
    再者说他毕竟是文官,对武将之事不感兴趣倒也正常。
    倒是自己疑神疑鬼了。
    “卫老头倒是烤野猪的一把好手,等下我喊他过来。”
    唐诗有段时间没见这卫老头,加上刚才听到她大哥说起了卫大将军,随口问了一句,“卫老头和卫大将军都姓卫,该不会是一家人吧?”
    王三郎闻言一怔,“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干嘛还问我这个?”
    唐诗:“……”大哥咱有话说清楚,谁早就知道了呀!
    她明明是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