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十年,从离婚开始出道

第400章 我不许还有人没听过这首歌


    粉丝们绝然想不到,一台晚会,还有这样的配置。
    这可是一个乐团啊,看那些乐师的面孔,居然大多数都是老外。
    虽然李昱还没开始唱,不知道歌词讲述的是什么,但是从歌名《我的祖国》来看,定然是跟华夏有关的,肯定以及确定是一首爱国红歌。
    那这些老外,懂这首歌的涵义吗?
    如果懂了的话,他们是怎么想的?
    总不能说,这些老外都是入了华夏籍吧?
    怎么可能,华夏国籍没那么容易入。
    这很可能就是李昱从外面请来的国外专业的交响乐团。
    从前奏便可以听得出来,有在歌剧院听交响乐的氛围和感觉。
    前奏一过,指挥家的手一挥,仅仅留下弦乐伴奏,在乐团的旁边,没有灯光照到的地方,原本黑黢黢的。
    待指挥家看过去,灯光同时亮起,那是由十多个男女组成的和音团: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和音是二重唱,反复吟唱中,一副画卷就此在观众的脑海里徐徐展开。
    我站在岸边,看着面前的一条大河,河面上有木船,木船上有白帆,波浪拍打着岸边,两岸边上是农田,成熟的稻穗经过风一吹,稻香扑鼻。
    多么美,多么宁静的山河。
    这就是我的祖国,美好而宁静。
    大荧幕上,也出现了这段歌词。
    但是屏幕有限,没有显示全部歌词,因此,无论是现场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还是那些偷摸着看直播的明星们。
    都误以为,这是一首歌颂祖国大美河山的歌曲。
    符合红歌的特性,讲的都是大爱,不会像情歌那样,着眼于小小的爱情。
    加上优美的和声,观众们仿佛在美好的梦境里徜徉。
    这时,指挥家转身,面对李昱,手一挥,李昱开口: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重复的和声部分,歌词没有变化。
    但是李昱的声音,变得成熟稳重,充满力量和穿透力,观众们听了不经眼前一亮,着实没想到,李昱百变的嗓音,还有一首民俗唱法。
    唱红歌,唱任何歌曲,都需要技巧。
    可在红歌里面,注重更多的还是情感。
    在技巧的基础之上,体现出情感,两者是不能背离,而是相辅相成,同时有所侧重。
    现场观众安静地听着,直播间观众同样安静地听着。
    从交响乐的前奏,到男女和声部分,再到李昱的歌声,这一切的一切,都宁静致远,安逸祥和。
    没有谁,想打破这份美好的宁静,所以都静静地听着。
    但是不知怎么地,眼角隐隐有泪光。
    而随着李昱的歌声,大荧幕上的画面也不断变化着,辽阔的土地,田园明媚的风光,无不显示着家乡的美好。
    直到,歌词的那句‘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末尾,声调突然上扬,观众的情绪,也跟着上扬,有种血液,从胸腔直击颅内。
    那指挥家豁然转身,用力地挥动指挥棒。
    男女和声再次开唱: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这段副歌刚起,那激昂的和声,足以令观众原地起立。
    所有澎湃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喷发。
    雷鸣般的掌声,响彻现场。
    而观众们眼角的泪珠,跟着悄无声息地滑落。
    这首歌,李昱真的非常喜欢。
    是一首红歌,是一首歌唱祖国的爱国主义歌曲。
    但是,通篇歌词平直朴实,歌词意象深远,格局很大。不似其他爱国主义歌曲,口号化,意识形态化,也许在气势上略胜一筹,格局却远远不如。
    它非常朴实,从人民到土地,到生活,体现出的是珍惜与热爱,是对和平的向往与守护,一种发自肺腑,自然而然的情怀。
    “这首歌,可惜了。”
    林白芙就知道李昱不会让她失望。
    可惜的是,没能在春晚上唱这首歌。
    早知道就多问问他,让他把库存拿出来,让自己选了。
    这首歌放在春晚舞台,那全国人民从昨天开始,到今天走亲戚串门儿,嘴里哼着的就会是这首歌。
    感情太朴实了,字里行间没有一句爱国,但句句爱家爱国。
    “不行,这首歌,必须要全国人民都听到。”
    林白芙还没听到第二段,就已经下了这个决定。
    第一段都这样了,后面还会差?
    她忍不住给李昱打了个电话,响了几声之后,她才猛然想到李昱在台上表演呢,打他电话有什么用。
    接着就打了张扬的电话,一直响到结束,都没人接。
    没办法,她只能打给董维。
    “干嘛?”董维语气不善,她正听歌听得陶醉,眼眶都红了,突然来个电话打断她,心里面很不爽。
    一看来电显示林白芙,更不爽了。
    林白芙没跟她计较,道:“这首歌有音频没有?”
    “没有。”
    “有还是没有?”
    “不确定。”
    董维听出林白芙的语气,有些急躁,于是改了口。
    很明显,这对林白芙来说,肯定是一件重要的事,在正事上,董维从不瞎搞。
    何况,还跟李昱有关。
    “你问问张扬,他没接我电话。如果有音频,马上发给我,这首歌必须在京都电视台播出出去。”林白芙郑重道。
    董维张了张嘴,听这意思,其他音乐平台都不配放这首歌了。
    “我去问问。”
    没多久,董维就回电话了:“张扬说没有,李先生唱之前,没有去过录音棚,只有在前几天消失了一段时间,估计是拉着乐团彩排,没时间录歌。”
    “让他去找导演,这首歌唱完,立刻拷贝现场版的发过来。”
    林白芙又吩咐了一句,才挂断。
    董维哦了一声,等听到手机里面传来忙音,她才眉头一皱,暗自恼怒怎么就被林白芙给使唤了。
    凭什么呀?
    你资本足,可是我的腿也长呀。
    董维狠狠一剁大长腿,重新去找张扬,让他去找导演。
    一般来说,晚会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机位,专门拍摄舞台,是不容许动的,只有直播的镜头会切换,但不会动这一台机位。
    林白芙要在第一时间,拿到这首歌的完整现场版。
    “我不许还有人没听过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