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如歌岁月

第126章 有钱为大


    老谢和手下几个部门经理,徐小强都跟他们配了车。
    副总级别的,还有总监级别的,配的是是合资车,项目经理级别的,配的是比较便宜的国产车,都不是最差的那种。
    有些人配的是双排座的小货车,这样既不影响载人,还不影响拉东西,尤其在工地上很适用。
    这帮家伙有车,除了上下班方便,有时候开出去也是非常有脸面的。
    这张于春华知道以后很震惊,尤其他手下的项目经理,待遇差的不是一点两点,根本没有车配,都是自己买的摩托车。
    所以他们在私下里有些跟这边关系好的就想让这边帮忙,要到这边来干。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们有才能,徐小强一般都不喜欢花别人的墙角。
    他自己的管理人员都是一步一步从公司培养起来的,除了副总级别,这种大学生及以上的都很少直招。
    他也是一种管理模式,觉得自己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这种人才,虽然起步的第一线培养的成本高一些,但这帮家伙都是跟着企业一起成长的,他对企业有非一般的感情。
    一句话,靠得住,他们是看着企业成长,享受到企业成长的红利,跟着企业一起水涨船高。
    很多人都是土包子,初中毕业或者高中都没毕业,干的是出力的活儿,最后是徐小强拿钱,派他们去学习。
    学习回来跟他们升职,让他们一步一步的从原有的基础上走出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包括他自己。
    所以每次开会的时候,他就对手下的一帮家伙说:“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下班以后尽情的玩儿,只要不玩出问题来就行。
    上班时间尽量的多想想公司,多想想自己的工作,同时多为自己的手下想一想。
    有时间还可以想想自己的过去,我们的公司从哪来的?自己又是从哪儿走出来的?为什么会有今天的位置?是自己天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还是自己的祖坟冒青烟了吗?
    我觉得只要你们想一想,心里都应该是明白的,对吧?”
    徐小强没有说他们这帮家伙没有自己,就没有他们今天的一切。
    但他们自己明白。
    所以徐小强话音刚落,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啪啪啪啪,就像电闪雷鸣一样。
    然后都齐刷刷的保证:“老大,我们就算忘了自己是谁,也不能忘了是从哪儿来的,没有,你创办的公司没有你花钱送我们去学习,没有,一路上让我们进步,跟我们聚会,同时对我们那么高的要求。
    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说不定我还在干活的泥瓦匠,过着挥汗如雨的日子。”
    这是老谢的肺腑之言。
    小哥更是啪的一声站起来说:“老大,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对我精神有再造之恩,我本来只是一个高中肄业生,因为家庭突遭变故,差一年高中毕业没人去参加高考。
    我以为这一辈子就干干泥瓦匠,过过苦日子,混混霍霍的就过去了。
    谁知道遇上了您这位有实干精神,又有战略眼光的实干家,你不是一个人成长,你需要一大帮人成长,你不是要干一个小包工头,或者说一个小施工队,你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要干一个一流的企业。
    你需要的也是一大帮一流的人才,不过我最佩服你的就是,你怎么能知道我们这帮土包子?他就能成才嘞?”
    “因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绝大多数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都想要活出一个人样。
    所以我就知道其实只要跟你们聚会,只要让你们学习,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脱胎换骨,进步神速的。
    包括我自己。”
    徐晓强的话没有太深奥的道理,但是却能直达人心,这帮家伙的文化不高,但是他这种企业的管理,除了有一定的文化,还需要有一定的工程技术。
    这就注定了,只要这帮家伙能识字,有上进心,对各种工程技术有一点的基础,就能被自己培养出来。
    关键就是看自己把他们往哪儿带。
    最后证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被自己带出来了。
    所以徐小强还是很欣慰的,这样的公司他的话完全就是一言九鼎,执行力非常强,企业的凝固率非常高。
    因为大家都是从底层干上来的,明白自己走上来并不容易,跟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老板对自己有知遇和再造之恩,没有老板,没有公司,就没有自己的一切。
    所以他们不珍惜都不行呀。
    而公司有了好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加上本身待遇不错,大家伙儿干起来自然是有尽头。
    听说对方连部门经理一级都配了小车,于春华还是挺震撼的,自己跟对方斗了这么多年,结果村里的第一美人被这家伙弄去了。
    然后又分开了,就算分开人家也不跟自己好。
    另外,企业干的比自己大,比自己风生水起,员工们的待遇也比自己手下的员工待遇要好,这让于春华搞不懂。
    这家伙哪来那么多钱呢?自己包工地明明赚的并不是很多呀。
    “老大,徐小强这家伙厉害呀,手下几个经理,听说对方的经理都已经配车了,常聚在一起嘀嘀咕咕,询问我们公司什么时候配车?
    你说该怎么办?”
    许亮是跑基层的,下面反馈来的信息他最先知道,所以他直接向于春华反映,让他拿主意。
    关于这件事,于春华虽然觉得挺突然,但自己的实力注定了他的决定。
    他摇摇头,很武断的说:“人家是人家,我们是我们,凭着我们公司现在的实力,怎么能跟人家比嘞?
    就这样,流动资金还很紧缺,怎么可能跟他们这帮家伙买车?
    而且可不是单单买车的问题,买了车还跟他什么过关费,燃油费?修车费?这样算下来,一年要花不少的钱,你说咱公司养得起吗?”
    “养不起,能如数的把工资发出去就不错了,还帮他们养车?”许亮也觉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