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了,我是最强作曲家

第110章 国内卖爆


    “陈朵最新单曲《believer》于今日发售,三度携手宝丁!”
    “全球发售,陈朵进入北美市场。”
    “江郎才尽?不可能的,宝丁英文歌曲唱响纽约时代广场。”
    “temporary=(最强)临时工?陈朵单曲全球同步上线。”
    “......”
    国内消息乱飞,而网友粉丝们也知道了temporary在美国的整个经过,只能说,天雨是真的牛,未雨绸缪,未卜先知,之前拍的dV纪录片起了很大作用。
    剪辑之后,有了很完整的过程以及清晰地认知。
    从陈朵进入录影棚录制《believer》开始,到选择乐队成员,到排练,商量着舞台,上飞机,再到印第奥市。
    还原了所谓的冷场经过,解释了为什么会第二次登上音乐节舞台,以及和大佬们的见面过程。
    宣传这事其实很微妙。
    有时候,歌手们信心满满,花了大钱,在各种平面媒体,社交平台,杂志报刊上各种发布软文,到最后,卖的惨不忍睹。
    有时候,一首无名网络歌曲,莫名就火了,赚的盆满钵满。
    显然,歌手人不在,怎么看,不管宣传销售,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可天雨这波反操作玩的很漂亮。
    稍微懂一些的,不难看出,无非是两个点。
    第一,陈朵所在的乐队参加了国外的音乐节,因为某个乐评人的帮助,成为了网络热点。
    第二,正式与国会唱片签订了合作协议。
    很简单对吧,可做起来,都知道很难。
    首先你得被邀请,还要脱颖而出,然后再被国外唱片公司看上。
    一共两步,却如天堑一般。
    天雨正是抓住了这点,疯狂地宣传。
    他们目的很明确,单曲不一定要赚钱,名气更加重要,错过了,下次不知道啥时候才会有机会。
    所以,不遗余力。
    打开门户网站,绝对有加黑加粗的字体,在显眼地位置看到陈朵的名字。
    打开微博,热点便是关于她的消息。
    各大贴吧,qq群,水军们不停地带着节奏,仿佛,陈朵成为了话语乐坛的领军人物。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宝丁老师的《believer》,由陈朵唱出来,太好听了,强烈推荐。”--何炅
    “好羡慕陈朵,我也想有这么个大能一般的朋友,《believer》力荐。”--张靓颖
    “宁恩还欠我一首歌,结果跑到国外去了,听过了,我只希望有五分《believer》的感觉就满足了。”--陈奕迅
    “《believer》适合我啊啊啊啊啊啊啊!”--孙楠
    明星们也出来凑热闹,有的是受人所托,帮着宣传,有的是真的欣赏,觉得歌很不错,想和宁恩搞搞关系,主动帮忙。
    而一些作词家,作曲家,也站了出来,纷纷声援。
    氛围制造的如此良好,天雨又完了个花板子。
    和各个音乐平台做了歌曲上线二十四小时倒计时。
    经过一些列的事件,许多人早就对《believer》期待不已。
    只是,花样还没有结束。
    隔了几个小时,先放出了专辑的封面,又隔了几个小时,放出了一段视频。
    正是临时工们在纽约时代广场表演的场面,里头无数的特写镜头,都给了边上观众们的表情。
    惊讶,惊喜,狂热,呐喊...
    “鸡皮疙瘩起来了。”
    “再看亿遍。”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自豪。”
    “热血沸腾,这才是摇滚啊。”
    “哈哈哈哈,太爽了,老外这么激动。”
    “路转粉,陈朵牛叉!”
    “这首歌真的,我觉得年度神曲不过分。”
    “看3分17秒的那个少年,是我本人没错了。”
    “有个黑人大妈激动的不行啊。”
    “这个快闪也太牛了吧。”
    细心的网友发现了,每隔四个小时,便会有一个新玩意出来。
    第三轮,便是珍藏版cd,只有一万份,售价18.8元,不仅有全体乐队的签名,还会附上整套海报,可谓超值。
    第四轮,中央公园快闪。
    第五轮,帝国大厦快闪。
    第六轮,正好是早上九点,乐队去到了国会唱片大楼前方进行表演。
    同时,单曲开放发售。
    一点不夸张,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点击,购买,付账完毕,刷新之后,《believer》直接空降到了第四的位置。
    陈楚生,by2,郭静,金海心全被压在了下边。
    只能说恐怖如斯。
    十分钟,付费下载量达到了惊人的四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一小时后,直接来到第一位,试听一百六十七万,付费购买二十九万。
    创下了近年来好几个记录。
    破百万,已经不是天雨的目标,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绝对的事,目标可以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
    “把音乐声开的最大,虽然被老爸揍了,不过看着他偷偷地点着头,我心满意足。”
    “还是听无损的爽啊,推荐大家下载。”
    “这两块五花的值得,一听可乐,换一首歌,啧啧啧。”
    “已经单曲循环了半小时,舒服。”
    “歌太难了,还想学学去泡妹的。”
    “推给我喜欢的女生了,她说我的品位很好。”
    “陈朵太强了,什么风格都能驾驭!”
    “好喜欢朵朵啊。”
    一小时过去,评论数万条,评分也出来了,5分满分的4.6分。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
    忧的便是才发新歌的那些歌手们。
    电影上映的时候,会躲避特别强大的对手,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多争取票房。
    歌曲也有些类似,虽然不像电影一般特别讲究,但也得注意。
    可是,《believer》不讲武德,之前完全没有消息,可以说是突如其来加入战斗。
    虽然只是单曲,但热度,以及本身的品质太高太高,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让其他歌手歌曲难免受到其影响。
    话题被剥夺,媒体就算收了公关费,发出了报导,却无人关注。
    难受。
    其中,江映蓉欲哭无泪。
    她正好也推出了迷你专辑,销量还行,没想到,被自己人打了一枪。
    能理解,事发突然,公司原本就没有这个打算来着。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属于被误伤。
    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