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宏图霸业

第22章 开府丞相


    刘言和齐天心中发苦。
    这是第一届科考,是陛下上位以来,除了享乐之外,做的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件事情。
    此次科举入选者,必然含金量最高,将来能走的最远。
    天下世家,皆生出同样的侥幸。
    所以,托了刘言和齐天路子的这些士子,都是那些大世家的嫡子嫡孙,还是在各个家族颇受看重的嫡子嫡孙。
    四十多名士子身后,是四十多个庞大的世家。
    若这些士子没落好,想都不用想,那些世家必然会和他们为难。
    恨陛下?
    那是自然!
    但更加恨的,恐怕还是他们两人。
    自古以来,无论天子多么的倒行逆施,都没人说天子罪过,打的都是清君侧的幌子。
    那些世家大族集体发作起来,刘言和齐天二人,必然会成清君侧的首要人选。
    而以陛下目前的举动来看,那些世家一旦闹腾着清君侧,陛下必然乐呵呵的绑着他们二人,送给那些世家让他们清君侧。
    那他们两个就完了……
    “陛下……”
    刘言哭喊着叩首道:“朝堂决议,老臣何敢妄言,陛下裁决便是,老臣只希望,陛下能看在我大周江山份上,仁德治国!”
    这就等于服软了。
    张宏笑着问道:“齐公觉得呢?”
    齐天激灵灵打了个冷颤,连忙道:“请陛下一力裁决!”
    “君臣一心,很好!”
    张宏开心的笑了起来,一拍巴掌:“刘公和齐公忠君爱国,朕怎能不听爱卿劝谏呢,闫文阳!”
    闫文阳一直在看戏,没搞懂怎么矛头落到自己身上了,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臣在!”
    “闫文阳治国有术,深体朕心,特设丞相一职,开府治政,闫文阳为首任丞相!”
    “臣接旨!”闫文阳跪地叩拜,心中纳闷:“敢问陛下,这丞相……”
    张宏笑道:“丞相另开府,纳丞相府官员,百官考核,岁税纳贡,民生修养,地方治政,皆由丞相负责!
    丞相府人员设置,以实务考核为上,不必计较科举,具体如何,爱卿自己斟酌便是。”
    这是第一个行政部了吧!
    大周王朝,每个官员身边,都有或多或少的幕僚,这些幕僚可能不擅长科举,但本事不小的也不少。
    张宏所在的那个历史,直到张之洞设立行政部,考不上科举的幕僚才终于有了一条新路子可走,这也是现代公务员体制的开端。
    现代的公务员招收体制,当然比古代科举强八十倍。
    但,大周士子都是以科举为己要,怎么可能懂别的专业?
    趁开丞相府,给别的人才设立专业官职,慢慢带风气吧!
    ……
    朝堂上,瞬间一片寂静。
    丞相、开府!
    考核官员,管理地方……
    丞相的权柄,未免太大了吧?
    除了清闲的礼部和掌控军机的兵部,其余事务,岂不是都能由丞相管辖?
    而且人家还开府!
    这不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朝堂吗!
    丞相的职务,成了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三公与内阁加起来,权柄都不如人家一名丞相!
    刘言和齐天面色苍白一片。
    本来,朝堂上除了几个老臣和李俊之外,都是他们的人马。
    他们本以为,陛下就算开科举提拔人才,也要徐徐图之,至少需要三五年,陛下的人手才能上朝说话。
    而那时候,说不定陛下早就去贪图享乐了!
    但现在……
    陛下又来了一招绝计毒计。
    不是釜底抽薪,而是将上面的热锅挪到了别的灶上。
    刘言等人,就算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火焰上面连锅都没有,再大的火又有何用?
    刘言和齐天都跪拜在地,震惊愤怒,然而,却不敢多说什么。
    四十多名士子还没处理呢……
    他们一旦开口,恐怕那四十多名士子的治罪也会下来!
    冷冷清清中,刘言和齐天悄然抬头,却见陛下已然在大步离开。
    两人看着张宏背影,脸上却是无边愤怒。
    张宏没司马懿那狼顾技术,自然不知道刘言和齐天的举动。
    再说,张宏也不在乎!
    小太监挥动拂尘,公鸭嗓朗声喊道:“宣闫文阳、李俊、王珪、康玺、景田……御书房奏对!”
    ……
    御书房。
    张宏让平身后,众人依旧神色呆滞。
    李俊虽然见多识广,结识三教九流,但,陛下这样的创举,还是将李俊一拳头打晕了。
    更不用说王珪、康玺、景田这些只知道读死书的士子!
    闫文阳倒是很稳,从这一点来看,闫文阳心理素质至少过关。
    张宏端起茶杯,笑道:“闫卿是如何敲响登闻鼓的?”
    闫文阳讪讪道:“臣说,臣是去查看登闻鼓的。”
    张宏愣怔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办法简单却实用!
    天子禁宫,那些守护登闻鼓的侍卫,怕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
    “好办法,”张宏笑道:“看在闫卿面上,侍卫此次免罚!”
    “叩谢陛下!”闫文阳喜悦道。
    一旁小太监嗫嚅着低声道:“启、启禀陛下,已经、已经打完板子了……”
    张宏停顿片刻,又哈哈大笑起来。
    李俊拱手道:“陛下,臣颇有家资,看顾这些侍卫之事……”
    张宏摆摆手:“宫闱之事,你们不必插手。”
    张宏心情不错,李俊、王珪和诸多士子,也都逐渐放松下来。
    “闫卿说说,开府治政的想法。”
    闫文阳连忙道:“陛下厚爱,臣必当鞠躬尽瘁,忠君爱国……”
    “是君臣一体。”
    张宏笑道:“闫卿有什么好的想法,随时可以来和朕商议,还有你们……”
    新科进士齐齐拱手。
    张宏笑道:“想历练文章的,便留在翰林院,王珪,你负责。”
    “啊?”
    张宏没理会王珪,继续道:“想实干的,便去丞相府,如何开府,开什么部,闫卿决定之后上报朕便是。
    还有,你们此番开府治政,掌握无上权柄,只需要向朕一人负责,至于别人,不用理会。”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齐齐下跪道:“唯以死效忠陛下!”
    “卿不负朕,朕自不会负卿!”张宏笑了笑:“下去吧,好好商议开府之事。”
    张宏想举秦孝公和商鞅、或者雍正和田文镜的例子,可惜这两人都没善终,只得作罢。
    不过,只要开府常态化,大家都慢慢接受这个新事物,从根本上改制的话,这些人便不会落得商鞅或者田文镜那样的下场。
    一众进士都明白,陛下这是打算抑制世家,全都高声应是,个个神情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