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葵儿为避人耳目,还是和从前一样,把苏遇请到了二楼雅间。
进了门,苏遇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几次三番想说话,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才不会让安葵儿更讨厌他。
“想吃些什么?”安葵儿将菜单递了过去。
苏遇一惊,在他的印象里,和安葵儿即便在刚认识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生疏过,对,就是生疏。
但他没有办法为自己争取什么,只得乖乖地接过菜单,把酒楼里最贵的菜都点了一遍,想了想,又去了好几道,生怕一下子点这么多,她走了就不回来了。
“就这些吧,不够再加。”他说。
安葵儿收回菜单,转身就要走。
苏遇连忙喊了过去,“你别走,万一不够,我还要加菜的。”
安葵儿回头道:“这些菜够你吃的了,再点就浪费银子了,我还有事要忙。”
想着明明刚才追着阿黄的时候,她脸上还带着笑意,可是一看到自己,就立马没了表情,苏遇真的从来都没有这么无助过。
不多时,菜便上齐了,来上菜的是阿勇,小家伙虽然年纪小,却是这酒楼里最勤快的一个,上完菜后,也是礼貌地说一声:“苏少,您的菜上齐了,请您慢用,要是有什么事,只要您喊一声,我随叫随到。”
等他一条腿跨出门槛时,苏遇把他喊了回来。
“苏少有什么吩咐?”阿勇笑嘻嘻地道。
苏遇问他,“当初是我家葵儿让你来酒楼的,对不对?”
阿勇果断点头,“是的,是安姐姐让我来的,如果不是安姐姐,我应该还在街上要饭,妹妹的病也根本治不了。”
“那你应该知道,我是你未来的安姐夫,现在姐夫有个忙要你帮,你愿不愿意?”苏遇很少和小孩子打交道,也不擅长这样的事,一句话说得漏洞百出。
阿勇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听就知道这话不对劲,但他没有多嘴,宋老板在他头一天在酒楼当小二跑腿的时候,就教过他,客人的事不要打听,也不要深究,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他点点头,“苏少请说。”
苏遇等他附耳过来后,小声道:“我现在找不到你安姐姐了,但是你们酒楼的莫姑娘知道,你帮我留意莫姑娘的举动,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知道吗?”
阿勇蹙眉道:“苏少,这可不成,莫姐姐对我也有恩,我不能监视她。”
“怎么叫监视呢?你莫姐姐最近也是腹背受敌,太子和三殿下都想拉拢她,你看着她,也是在保护她,她可不止是你的恩人,也是我们苏家的恩人,她的事就是我的事,她遇到危险,我也一定会出手相助。”苏遇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这么会哄骗小孩,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见阿勇还是不答应,苏遇又道:“我也不是让你把她所有的行踪都告诉我,你可认挑一些说,只要是能帮我找到我家葵儿的就行。”
阿勇犹豫了一会儿,见苏遇这么执着,也只好答应,到时候大不了胡诌一番。
“好了,我这也没什么别的事了,你先去忙吧。”苏遇心满意足,有了这个小眼线,好歹能知道一些安葵儿的事。
可是只过了一会儿,阿勇便跑了回来,冲着苏遇喊道:“苏少,莫姐姐现在就有危险,你快想办法帮帮她!”
苏遇一听,把酒杯一放,立马冲了出去,一边往楼下走,一边问:“出什么事了?”
阿勇道:“太子殿下来了,宋家的少爷宋青山冲撞了太子尊驾,太子这会儿要拿莫姑娘事问,说我们酒楼不安全,还说宋青山是刺客。”
“宋青山是刺客?真是滑稽了,他连只鸡都不敢杀,只会逞口舌之勇,哪里像刺客?”苏遇加快了脚步,跑下楼,却根本挤不进去,这会儿里三层外三层全是看热闹的,太子也不管他们,任他们围观。
苏遇不敢贸然闯进去,便站在外头观察。
此时,安葵儿正跪在太子跟前,宋青山确实来找太子了,但是他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愚蠢得多,他居然直接拦住了太子的去路,并且,被太子的侍卫一招制服。
“太子殿下明鉴,春风得意楼并没有包藏祸心,这位宋公子也不是杀手,他冲撞太子,或许只是因为仰慕太子。”安葵儿说完,宋青山便连声附和,“是啊是啊,太子殿下,草民仰慕殿下已久,特意来毛遂自荐,想为太子殿下分忧。”
可他的阿谀奉承,却换来了太子的一句冷言,“本宫让你说话了?”
紧接着,太子的侍卫便将剑架在宋青山的脖子上,宋青山一下子偃旗息鼓,一个字都不敢说。
安葵儿伏低了身子,也是一言不发。
太子却突然转向宋青山,“你方才说,要为本宫分忧,那你说说,你想怎么为本宫分忧?”
安葵儿那日交代过雪鸢,在透露给刘啸的时候,一定不能提起苏家,否则太子颜面不保,万一震怒,便会早来杀身之祸。
好在刘啸是听进去了,宋青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并没有说出这话是苏遇醉酒后说出来的,而是说看到苏家满城收购粮食,打听后得知,是要送去边关充当战士们的粮草,便前来毛遂自荐。
太子若有所思地道:“本宫要是没有记错,这城里的余粮都被苏家买的差不多了,你想帮本宫,是有别的什么法子买到粮食?”
宋青山这会儿居然又不怕横在脖子上的那把剑了,直接跪走到太子的跟前,一脸谄媚地道:“太子殿下,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宋家的茶田便能全部改种粮食,苏家这次送去边关的,也够将士们吃上数月,只要这会儿就种下,便能保证长久供应。”
太子眉心微蹙,面上并没有一丝喜悦,而是质问道:“是谁帮你想的主意?还是你听到了什么?”
宋青山又变成了惊弓之鸟,颤声道:“殿下明鉴,这主意是草民自己想的,澜青城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宋家常年被苏家压了一头,与其再继续去和苏家争,倒不如为殿下做事,也算草民家里头那些茶田没有白白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