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显然李妈妈有自己的主意。
看着一大桌子的美食,李妈妈和张小梅眼睛都盯直了。
饭桌上,露星河坐在主位,露露和母亲坐在他的右边,李子林三人坐在他的左边。
盘子里的东西都是些啥啊!不认识不说还那么好看。
李子林在旁边小声母亲和张小梅教导:“这里不像家里,必须用公筷。而且会有人把食物放进碗里。你们吃自己碗里的就行,不要去夹盘子里的东西。”
李妈妈撇撇嘴:“有钱人家的规矩是真多。”
李子林瞪了母亲一眼,刚才才嘱咐过不要多话。
李妈妈会意,不情不愿闭了嘴。
姜雪音热情招呼着:“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李管家开饭!”
李管家朝旁边的两个女佣招招手,两个女佣立马走到桌边给桌上的人分食。
李管家则挺直了背,一手托着托盘,一手给大家倒酒和饮料。
这吃饭还有这么多人伺候,李妈妈不禁在心底直嘀咕。
但她也牢牢记得儿子的话,只吃自己碗里分到的食物。
女佣也会细心问她想吃什么,可是桌上的东西她都叫不出来名,只好说随便,反正她也不挑食。
吃到一半,姜雪音问:“李妈妈,饭菜还合胃口吗?”
李妈妈年少守寡,拉扯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养成了嗓门大,豪爽的性子。
软弱的话还不得被村里人欺负死。
李妈妈胆大回答:“咱是农村人,有吃的就成,不挑。您家的饭菜好看,就连这盘子都很特别。”
姜雪音笑着解释:“这些瓷器都是我去英国游览时,买回来的。”
李妈妈大为不解:“我听村里的老师说,咱们国家的洋名就叫切拉切拉,意思就是瓷器,因为外国人都知道我们瓷器有名。您怎么还去国外买?”
这些年家里装了电视,李妈妈也一知半解了解了些山外的知识。
只是道听途说的东西始终上不得台面,一开口就是黄腔。
露露听到切拉切拉,笑声闷在胸腔里,饭粒差点没从鼻子里喷出来。
姜雪音没好气看了一眼女儿,从女佣手里接过餐巾替她嘴:“都这么大了还没个样子。”
露露抢过餐巾:“母亲,您还没回答李妈妈的问题呢!”
姜雪音顿了一下:“我是第一眼就觉得喜欢,没有考虑陶瓷们的出身。”
李子林在桌下拉了拉阿妈的衣角,示意她别那么多话。
这时,女佣在砂锅里捞出了一颗虾丸放在李妈妈碗里。
李妈妈一看粉嫩粉嫩的东西挺喜欢,一口放在嘴里烫得舌头发颤,连忙又吐出来,在碗里发出“吧嗒”的声音。
阿妈的举动是餐桌礼仪的大忌,可李妈妈哪里管什么狗屁礼仪不礼仪?
她只知道烫了嘴的东西就应该吐出来,难道还留在嘴里起泡?
“阿妈!您慢着点!”
李子林忍不住提醒。
李妈妈对儿子的提醒充耳不闻,只是对着身边的女佣问道:“姑娘,这锅里连热气都没有,咋怎么烫嘴?”
女佣忍住笑意:“这是砂锅,最是保温。”
李妈妈伸出手指摸了摸砂锅外壁,烫得连忙收回手指:“夫人,这么烫也不怕把这么好的桌子烫坏咯!
姜雪音解释着:“不会的,这桌子的材料不怕高温,要真是坏了,换一个就是。”
李妈妈笑着自嘲道:“我呀,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惹你们笑话了!”
露星河很惊奇:“李妈妈,您也知道《红楼梦》?”
“啥红楼梦?”
李妈妈很疑惑。
露露插嘴道:“你说的刘姥姥就是《红楼梦》里的人物呀!”
李妈妈摆摆手:“《红楼梦》是啥我不清楚。我只是在镇上赶集的时候,听说书先生说过一段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周围人都乐呵呵呢!”
李妈妈语言丰富,表情和动作更是丰富。
一直压着笑意的露露终于笑出声来。
姜雪音约束女儿:“小露露,不能这样没礼貌!”
露露反驳:“我可不是在嘲笑李妈妈。我是想起小时候在李妈妈家过暑假的情景。那个时候李妈妈烤了红薯,我拿着就啃,舌头差点没烫掉了。不过烤红薯是真好吃!”
露星河来了兴趣,追问:“原来我家宝贝在乡下有这么多好玩的故事,怎么一直都没听你讲过?”
露露蹙着眉瞅了一眼母亲:“还不是因为父亲你整天忙,母亲也不准我说!”那时候,姜雪音嫌弃女儿黑了胖了,生气还来不及哪儿还有心思听她那些见闻。
对于女儿的抱怨,露星河自责道:“是是是,都是爸爸的错。工作太忙忽略了我的宝贝公主。那么请你现在讲给爸爸听一听好不好?”
露露特别神气:“既然你诚心诚意问了,我就不计前嫌告诉你!”
露露开始滔滔不绝讲起幼年在梨树寨,和小伙伴怎么上山抓野兔,下河摸鱼,去莲池摘莲蓬,坐在树上吃梨。
她讲得绘声绘色,还讲到李子林一家如何照顾自己。
就连姜雪音也从最先的愁眉不展,渐渐体会到女儿发自真心的快乐和李子林家的热情。
张小梅也一直在旁边沉默听着。
越听越羡慕,比起自己,露露出身好,有慈祥的父亲,漂亮的母亲,还有李子林的关心。
视线落到李子林身上,只见他温柔地看着露露。
她多么希望李子林也能那样温柔地看着自己。
到最后,露露谈起了当年收买她的吴三叔和昊三婶。
说起了他们的遭遇还有李妈妈和李子林的善良帮助。
露星河听着女儿的处理和心态,欣慰点点头:“所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才想成为慈善家吧?”
“对,梨树寨的村民和孩子们日子太艰难了。我希望以后为消除贫困出一份力!”
露星河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我的宝贝,好样的!”
姜雪音无奈轻叹,文静的女儿是这辈子的奢望了。
露星河有转头像李妈妈:“我家小露露这么顽皮给你们添麻烦了吧!”
李妈妈也喜欢这个活泼漂亮的好孩子,脸上的每一个皱纹都带着笑意:“怎么会!我还盼着她常来呢!梨树寨的孩子都很怀念小露露小姐。对了,他们还让我转告您,说谢谢您每年给他们寄的东西,邀请你回去玩呢!”
虽然母亲不准露露去乡下,可是她惦记着那些孩子,每年都寄不少的书本衣服回去。
露露带着希冀和渴求的目光盯着母亲,姜雪音没表态。
露星河又问:“那现在梨树寨的情况好些了吗?”
李子林生怕母亲乱说话,抢先回答:“谢谢董事长的关心。现在梨树寨已经通水通电,还有村道修到家门口。”
见儿子净说好,李妈妈插话道:“现在的日子是比以前好过了。只有一点,孩子们上学还比较远,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冬天冷,他们头发上都会冻上冰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