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热1990

第261章 咱们赚的是大钱


    自习室。
    王悦和张兰背着图纸放在讲台上。
    下面是王悦的同学,个个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是要干嘛?
    平时王悦几乎不露风头,是个小透明。
    今天她站在讲台上,是有事吗?
    王悦望着下面的同班同学,咽咽口水,有些胆怵。
    她们两个从研究所离开时。
    王悦是打算自己翻译图纸的。
    但张兰不同意这个方案,这么多图纸,努努力,在一个星期内确实能翻译完成。
    但何必这么累呢,有活大家一起干。
    把任务分担下去,这样效率更高。
    王悦起初不怎么同意,她没做过这方面的协调和统筹的事情。
    张兰劝说:“有我呢,一块蛋糕自己吃,又累又容易出错。”
    “大家一起干,分担的任务少,都能集中注意力。”
    “精细分工,这才是未来的主流。”
    张兰的思想有点超前了。
    精细分工这个概念在国内还完全没有新兴起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工厂想要做一个工件,从下料到预处理表面毛刺,倒角再到焊接等工序。
    大多数工厂都采用一个师傅去完成。
    名曰:师傅一把手全流程打造。
    在没有改革开放,讲究效率的时代,这种工序安排还能应付工程进度。
    但在开放后,这种工序很明显就落后了。
    现代工序追求:下料就是下料的活,打磨就是打磨的活,焊接就干焊接。
    不是你工位的活,你给我待着!
    精细化分工,能让各个岗位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
    因为工人不用分心去搞的工序,只专心研究自己的工位就行。
    所以,张兰提出,分工合作,任务下包。
    这种观念对王悦是有冲击的。
    但架不住张兰的一致要求,自己也想快点拿到翻译费用,只好同意了。
    此时的张兰看着王悦半天憋不出来一句话。
    她主动对着下面的学生说道:“大家好,我是王悦室友,隔壁工商管理专业的。”
    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非常超前的专业。
    还没有被市场认可和接受。
    大陆的管理观念还处于缓慢转变的过程。
    很多人都认为,在书本上学习管理,还不如下放车间待三年来的经验快。
    因此,当张兰说出她的专业,下面的同学默不作声。
    这专业……
    前景不明啊!
    张兰继续说道:“是这样的,大家都是学习日语的,这是你们的优势,有优势就不能荒废。”
    “我说的荒废不是学业进度,而是实操。”
    “我这里有一批来自岛国的技术图纸,有个客户想要请王悦翻译成中文。”
    “这个工作量不大不小,但我想请全班的同学协助分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下面的同学听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积极的神情。
    甚至还有一丝厌恶。
    以往,老师也时不时给同学们分配任务,都是来自岛国的书籍或是资料什么的,要求他们翻译。
    但是……
    这都是白干的,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不按时完成,学业方面还被老师卡着。
    大家也是有苦不敢言。
    老师的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学生跌入深渊。
    现在,张兰要求我们翻译图纸?
    想什么呢!
    你又不是我们老师,只是一个隔壁的学生,凭什么要求我们?
    王悦扯扯张兰衣袖:“我就说不行的,还是算了。”
    张兰丝毫不慌,尽管同学们目光不善,似乎警告自己是哪根葱,也敢这么要求我们?
    张兰却自有一番不拘不避、不遮不饰之美:“咳咳,大家听我说,别着急走。”
    “这里的图纸一共五百多张,翻译一张,我给五块钱。”
    瞬间。
    全场二十多个学生瞪大眼睛。
    什么?
    给钱?
    没开玩笑吧?
    一张给五块钱!
    天哪!
    不是在做梦吧?
    要知道,在华清大学上学,费用可不是一般的高。
    不说别的,就单单生活费,一个月怎么也得五六十!
    现在翻译一张图纸给五块,翻译十张就能搞定下个月的生活费了啊!
    这些同学也听说过。
    隔壁的焊接专业的一个女同学,被一个老板请去技术指导。
    一出场就给好几万!
    而且,她的老师没有任何卡要,还跟着坐镇去了。
    只能羡慕的流口水。
    但奈何日语这玩意虽然需求不少,但都是老师手里有任务,根本不给任何油水。
    现在。
    竟然绕过了老师,让我们直接翻译,还给钱?
    这也太幸福了吧?
    同学们开始面色激动,纷纷围上来。
    七嘴八舌:
    “哇,真的假的,不是骗我们吧?”
    “真的给这么多?我看有的图纸只要翻译一个工件名称和尺寸就行啊。”
    “王悦,靠谱不啊?”
    “可以多领点图纸吗?”
    “怎么分配的?”
    张兰张开手臂:“先退后,先退后!把图纸放下,别弄丢了!”
    “是这样。”张兰再次说道:“一张五块,绝无虚假,实打实的,翻译完就给钱!”
    “至于怎么分配,肯定要公平一些,工艺说明和图纸尺寸要参合着来。”
    “谁也别想捡便宜,王悦是审核,一旦发现翻译不正确,糊弄的,一毛不给!”
    其他同学说道:“我们是专业的,还能糊弄?那不是打我们自己脸吗?”
    张兰哼了一声:“丑话自然要说在前头,事清理明,免得到时候出现纠纷。王悦说翻译合格,我就给钱!”
    其他同学认可这个提议。
    毕竟王悦的学习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人品也信赖得过去。
    但有一个同学说道:“我们私自这么搞,老师那边没什么意见吧?”
    顿时,场面安静下来。
    是啊,以前都是老师下达任务,现在自己接任务。
    对于这方面,学校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干私活。
    怕就怕没有规定,一切还是学校说的算。
    张兰挥挥手:“怕什么?隔壁的彭苗苗出场费都好几万,学校也没说什么啊!”
    “她行,我们为什么不行?”
    “搞区别对待,我们学生的血性可不是那么软糯的!”
    张兰这么一说,大家安心下来。
    对啊,彭苗苗行,为什么我们不行?
    干了!
    张兰连忙招呼:“来来,一人二十几张图纸,图纸编号都登记好,不准丢失!三天之内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喊道:“被废话了,快发图纸,一天就能完成。”
    “别挤啊!都有份!”
    “多给我几张,我比较能吃苦。”
    图纸分配完毕。
    王悦登记好,拿着剩下的三张图纸和张兰返回寝室。
    王悦懵逼了。
    忙活半天,我就翻译三张图纸?
    一共十五块钱?
    说好的一万块翻译费用呢?
    我怎么回家啊!
    张兰看出王悦的疑惑,笑道:“你好像很慌啊。”
    王悦不高兴的说道:“我就三张图纸了!”
    “咱们赚的是大钱,小钱要它干嘛。”
    王悦歪着头:“什么是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