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贵气嫡女

第23章 闹事


    “父亲言重了,是儿子不堪大任,还需多多历练才是。”
    话虽这么说,但他下手倒也不客气,紧接着就吃了白相一子。
    白相老辣的眼神中总算露出一丝探究,这儿子的心思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瞧着他面色冷静,似乎没被富贵迷了眼,这是好事,可背地里呢,是否真如面上一样,他有些拿捏不准。
    白家后继无人,三个儿子又并非成大事者。
    老大天资平庸,但也乐知天命,在翰林院做个院士倒也不争不抢,安稳的过日子没问题。
    老四生就了一副闲云野鹤的性子,又尚了郡主,仕途路算是彻底断送了,不过能在书院有立足之地,有可发挥他才学的机会,倒也是一桩幸事。
    唯独老三,心思深沉,又多年外放做官,吏部此番本来是定了优,是他硬生生的给改成了中。
    不出意外,还是继任原职。
    外头人瞧了都说是因为他的庶子身份不得自己喜爱,所以刻意打压。
    但只白相心里明白,心术不正,爬上高位,只会是祸害朝廷,祸害百姓。
    说不定还能把白家今时今日好不容易挣来的局面也给破坏了。
    所以,他不放心。
    刀枪剑戟的官场中,只有能看得清迷雾,辨得清是非的人,才能在这中厮杀出一条血路。
    显然,白三郎不是这样的人。
    棋局厮杀得厉害,二人都是速战速决的性子,一盘棋不过两柱香的时间就结束了。
    这一回倒是白朝轲险胜一招,严肃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父亲承让了。”
    “嗯,棋艺倒是有长进。去吧,过完年就回琼州吧,东都城的气候不大好,还是琼州要更养人些。”
    一句话,让白朝轲的心凉了大半。
    手指朝着掌心狠狠捏去才令自己不至于当众失态,对着白相恭恭敬敬的答了句是,才离开。
    瞧着他走时,脚步的虚浮,白相拧着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失望。
    陪着大舅母将女客一一送走后,天色也晚了下来。
    大哥凤锦旭还有要事在身先一步离开,因此只是兄妹俩给白老夫人和白相请安之后,也就回了家。
    折腾了一天,等回到凝安院的时候,凤锦瑶才觉得全身跟散架了似的。
    好在绣球是个有眼力见的,立刻安排了沐浴。
    桶里洒满了早夏存有的花瓣,水里还放了舒缓经络的油,绣球和云絮在旁伺候着。
    凤锦瑶闭眼,满脑子都在想凤家今后的日子该如何过。
    上一世,外祖母寿宴过后,凤家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可随之而来的就跟噩梦一般。
    左思右想,都觉得问题出在考绩一事上。
    父亲和大哥皆因考绩定为优而被外放做官,两人也都是在外地的出的事。
    若是外放一事遭了破坏,是否就能躲过这一劫?
    回想前世,外放的圣旨是四月中旬下的,如此说来,她倒是还有时间,可以好好筹谋一番。
    正想着呢,就听外头来了个丫头哭着禀告。
    说是大哥房里的姨娘闹腾起来了,直嚷嚷着要悬梁,大夫人眼下没了主意,又不敢惊动老爷夫人,所以求她去看看。
    “那琳琅姨娘还真是烦人精,仗着自己生了个哥儿,白天黑夜的闹,也是大奶奶脾气好,才会让她如此拿捏,小姐怎么说,可要去一趟?”
    绣球为人耿直嘴快,最见不惯的就是刁奴欺主,因此话里话外都是对那位姨娘的不满。
    云絮却打断了她的话头,“她是姨娘,你是丫头,注意自己的身份,别说错了话,让人拿了把柄,知道吗?”
    绣球气恼,却也知道云絮是为她好,所以闭了嘴,但眼里却满是不乐意。
    “走吧,去看看咱们这位金贵的姨娘。”
    凤锦瑶睁眼看向了外头,示意二人伺候她起身。
    热气腾得她脸颊泛红,可眼里却一片清明。
    好一个爱闹事的姨娘,她倒要看看,究竟是谁给她这么大的脸,竟然连大嫂也敢如此欺负!
    冬日夜深路寒。
    凤锦瑶未着粉黛,身披大氅,朝着大哥的院里走去。
    绣球和云絮一左一右的提了盏灯,为她照清脚下的路。
    前来传话的丫头唤做月桂,是大嫂房里的二等女使,人看着倒是老实乖巧的很。
    “你可知姨娘闹什么?”
    小丫头面露难色,做下人的不敢随意编排主子,哪怕对方只是个姨娘,却也不是她能置喙的,所以挑拣了些不过分的话,尽量不带语气的回禀凤锦瑶。
    “大少爷差人送来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说是给大哥儿的进学礼,正好被姨娘瞧见了,所以……”
    “所以她就闹腾着,要送她儿子也进学是吗?”
    凤锦瑶接话问道,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情绪。
    月桂点点头,面上满是凝重。
    好些难听话她都没敢往外说,生怕别人知道了,又说她们夫人软弱可欺。
    哼,果然是不安分的。
    上一世她的儿子顶了嫡子身份进了书院,闹得鸡飞狗跳不说,还连累了父亲和大哥被人弹劾。
    她的这位二侄子,若是个乖巧懂事的也就算了,偏生他被姨娘宠得无法无天,不服管教。
    今儿她倒要看看,是不是还是从前那般可恶。
    若真如此,那就彻底断了他进学的路子才行。
    思考间,就见一行人来到了院子里头。
    果然,姨娘琳琅的哭闹声断断续续的传了出来。
    凤锦瑶推门而入就见到了这闹腾的场面。
    大嫂文氏跌坐在黄花梨木的圈椅上,手里的帕子不住的擦着眼泪,旁边的丫头正给她拍着背顺气,一副清减模样。
    站在她身边的正是大哥的嫡长子,凤允和。
    生得白嫩标致,小小的五官中隐隐透出一股不服输的气势来。
    不过是个六岁的稚童,此刻却仿佛小大人一般负手而立,看着地上撒泼打滚,哭闹不止的姨娘和庶弟,面色凝重,眼神晦暗。
    反倒是地上跪着的琳琅姨娘穿得花枝招展不说,旁边的儿子也喂养的白白胖胖。
    明明比凤允和要小两岁,但体型却还要略高大些。
    此刻,那庶子凤允礼圆滚滚的小脸上,全是厌恶,对着大嫂文氏就叫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