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接风宴
李文宇笑笑说道:“这一路来都听百姓传颂北齐的神医,德济堂的萧娘子,说是多亏她妙手回春,才遏制了北齐的瘟疫。表哥的那个神医朋友可是这位萧娘子?”
“萧娘子?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夏皇贵妃好像在哪听过,仔细想想又想不起来。身边的侍女青梅提醒了一嘴,“就是夏家大公子那个心上人,二公子念念不忘的那个。”原来夏德贵在夏德贤手上没讨到便宜,还跑到胞姐这里哭诉,希望姐姐能为他做主,被夏心雨没好气地轰了出去。
“哦!对、对、对。”夏心雨笑着一拍双手,娇滴滴地说道,“我说怎么那么耳熟。皇上,你可不知道,这个萧娘子啊,不仅医术了得,长得还是花容月貌,竟然让我家那两个弟弟为了她争风吃醋,都告到臣妾这里来了,这些年轻人,真是好笑。哈、哈、哈……”
一边笑得前仰后合,一边看着众人调侃:“我跟你们说,我家那个大弟弟就是个大木头,平时见了女孩子,话都不多说一句,没想到见了这个萧娘子,你们猜怎么着,天天给人家送吃的啊,我家那广贤楼,现在都成了那萧娘子的私人食堂了。谁想到这个憨子追起女孩子来还这么浪漫,哎呀,笑死我了。”她比两个弟弟大不少,看他们总觉得是小孩子,这笑也是发自内心觉得有趣。
云姐儿撇撇嘴,暗自笑话这皇贵妃鄙俗,这些家长里短是拿在这明面上说的吗?搞得好像是她夏家主场一样。她不知道这正是夏心雨的高情商之处,这种自曝家丑,又云淡风轻地说出来,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没想到夏家老大还是个情种哦。”老皇帝听说夏德贤送外卖的事情也乐了,夏家老大他从小看着长大,平时是个闷葫芦,没想到还会来这套。
李文宇听了半天才知道萧丽君是夏德贤的意中人,有些释怀,他心想,那就说得通了,齐峰的朋友不多,这个神医既是朋友的朋友,难怪他没听说过了。只是之前表哥说过,北齐皇帝的性命只有章皇后才救得,为何这个萧神医轻易就能让舅舅起死回生呢。
齐峰见大家在宫门外聊得不亦乐乎,忙提醒道:“父皇,我们进宫聊吧,宫里备了好酒好菜给北陵王接风,我们边吃边聊。”
“对、对、对,”夏心雨也回过神来,“快进屋里去,北陵王一路奔波,肯定累坏了吧,咱们进屋里,边吃边聊,边吃边聊。”
李文宇笑着拱手谢礼,这个皇贵妃是个善于察言观色,八面玲珑之人,他初来窄到,就一下记住了这位叱咤后宫的皇贵妃。
北齐为李文宇举办的接风宴,盛大隆重又热闹。京城里的达官贵人都来了,有品阶的诰命夫人除了个别抱恙在身不能出席外,其余的都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是皇上隆重地向北齐豪族推荐自己的外甥。
那些家里还有未出阁女孩的诰命夫人们更是勤力,把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千方百计想吸引北陵王注意。宴席摆在御花园,宗亲皇族和李文宇的席位设在湖中心的飞花汀,文武百官在醉仙台,皇贵妃率六宫妃嫔、命妇及宫眷们又独聚在拢月阁。有画舫游船载着舞伎名伶在湖中穿梭,歌舞乐器之声不绝耳,两眼望过去一派旖旎。真不愧是六国中最会享乐的皇室。
李文宇当之无愧成为宴会的主角,一个独立王国的王,还拥有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富可敌国,更兼一表人才,丰神俊朗,不知撩动多少少女的芳心,命妇们更是两眼放光,这可是百年不遇的理想女婿啊,几乎每个家庭都在暗中较劲。
菜过三巡,齐峰起身向皇帝禀告道:“儿臣去看看鸿胪寺为表弟准备的住处,顺便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峰儿很细心,去吧。毕竟他的喜好,你更熟悉。宇儿是要在我们北齐长住一段时日的,接待标准可不能马虎,要按最好的来。免得人家说我北齐怠慢了外甥。”
齐峰笑着倒退离席。一席画舫接住他向岸边划去。他掀开船舱珠帘,一位蒙着帕子的宫女已在舱中久侯他多时。他没料到船上还有女眷,有些吃惊,下意识想退出船舱。
“大皇子莫慌,我是皇贵妃身边的孙尚宫,我这有个信物要转呈皇子,若皇子信得过老奴,请随我走一趟。”那宫女开口道。齐峰这才认出她来,平素孙尚宫都是整齐的尚宫制服,老成持重,突然换了宫娥装,他一下没认出来。
孙尚宫本想着趁席间众人游湖的机会接近齐峰,将周元珊的信物奉上,所以一直侯在画舫中,没想到他提前出来了,这让她有些大喜过望。
齐峰因为是成年皇子,不好频繁出入后宫妃嫔寝殿,加上太子秽乱宫闱一事影响,他更是事事谨慎,所以孙尚宫要见他一面也不易,今天的接风宴人多,是接触皇子的好机会。
齐峰当然知道她所做之事都是皇贵妃授意,只是默默接过她递过来的东西,突然眼睛一亮,恳切问道:“她在那里?烦请尚宫带我过去。”那是他第一次送给周元珊的见面礼——羊脂玉佩。
冷宫其实有个好听的别称,叫碎玉轩。据说北齐先帝外出巡游时曾看上一位民间女子,被迷得神魂颠倒,不顾一切将她带回宫,就安置在这处宫殿,没想到那女子早已有了心上人,多次向皇上陈情要出宫未果,于是愤然自缢在此,先帝十分难过,令人厚葬之,并将此处改名“碎玉轩”,取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那以后再无宫妃敢居住在此,这殿便慢慢荒芜,后来干脆将那些失宠的、犯事的宫妃和宫娥发落至此,这便是冷宫的来历。
齐峰紧紧跟着孙尚宫矫健的步子,生怕一不小心走丢了。他本觉得皇子所在的东西偏殿已经够僻静了,没想到这冷宫不单偏僻,还荒芜。一人多高的杂草丛生,若不是孙尚宫熟练地拨开杂草,仔细辨认着那些脚印踩成的小路前行,他自己是断然走不出来的。即使是白天,这里也是安静地让人寒碜,两人一前一后悉悉率率前进,时不时还有老鸦惊起飞走,发出“啊、啊”瘆人的声音。
走了约莫一刻钟,才依稀看到斑驳的朱红色宫墙,走近了才发现,宫墙上坐满了神色呆滞的、傻笑的宫人,这些曾经的豆蔻年华被关在这种僻静之地,很多宫人都变得呆板痴傻。看到有人走过来,那群宫人开始发出含糊不清的喊声,有的还试图向他们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