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女判官重生王府当团宠

第三百九十五章 传不回来的消息


    皇帝内流满面。
    他看出什么了?
    他什么都没看出来!
    偏偏他还得装,不能说自己看不懂。
    安王步步紧逼。
    “皇上已了解来龙去脉,便请皇上下旨,还老臣孙女郡主之身。老臣知晓自己心急,是为难了皇上。但也请皇上体谅老臣等待了二十年的心情。岁月不饶人,老臣要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多多疼宠那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还请皇上成全!”
    安王给皇帝下跪,大有你不同意我就不起来的意思。
    皇帝跟身旁的公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
    皇帝问,知道安王入京后的行踪了吗?
    公公皱眉,你不说话,我怎么知道你想问什么?
    皇帝看到公公的眉头,觉得自己理解了。
    看来事情还是没有进展。
    下旨吧!
    恍惚间,皇帝觉得真的成为了大周的皇帝,能够凭一己之力决定天下事。
    他刚要同意安王的要求。
    公公伸手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
    又是一个皱着眉头的眼神,你做什么?
    皇帝无奈,小声说。
    “难道让安王就这么跪着?”
    公公看了一眼安王,也小声说。
    “让他先跪着,拖延时间。已经派人去摄政王府了,不久便会有消息传回来。”
    皇帝无所谓的笑了笑。
    是谁给了你王爷能够收到消息的自信?
    忘记之前他收到的消息是什么了?
    好,你说等,咱们就等!
    安王没等一会儿,便开始哭,越哭越大声。
    外面还有等着被皇帝召见的其他臣子,纳闷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帝如坐针毡。
    偏偏就是没有摄政王府穿回来的消息。
    没办法,皇帝先让礼部尚书等人觐见。
    礼部尚书是个没有脾气的,皇帝说要办典礼,他就负责选日子,做各项准备。
    其他的宗亲则是看起了安王的脸色。
    他们虽然觉得安王是半吊子皇亲,非我族人。
    但是安王那眼神,分明是已经给他们准备了厚礼的模样啊...
    鉴于安王出手,无不惊喜的前例。
    他们对安王府只认回一个小丫头这件事表示赞同。
    众人齐心,请皇帝体谅安王苦衷。
    皇帝被逼得没有办法,终于还是下了旨。
    安王寻回失散多年的孙女,正式被大周皇帝册封为郡主。
    郡主的封号由礼部待定,同时正式筹办典礼,昭告天下。
    安王谢恩,然后起身。
    皇帝在拟好的圣旨上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这一下,事情便没有了回头路可走了。
    等安王与宗亲们离去,皇帝把安王递上来的奏折交给礼部尚书。
    “小郡主的经历都写在褶子的上面,你仔细研读一番,整理出来归入皇家典录。”
    礼部尚书看皇帝的意思,是让他现在就看。
    他也不推辞,拿起奏折,用五颜六色的表情看到了最后。
    皇帝问。
    “怎么?”
    礼部尚书表示,他不敢说。
    皇帝拍龙案。
    “朕命你有话直说!”
    礼部尚书说。
    “安王府小郡主是圣宣王爷的未婚妻简惜...皇上,安王爷的意思是,最好把小郡主的册封典礼按照公主的规制操办。皇上,老臣斗胆,请皇上三思。这不合规矩啊!”
    皇上同他身边的公公都惊掉了下巴。
    “你说安王府的小郡主是什么人?”
    礼部尚书回答。
    “奏折上都写着呢,虽然没有明点圣宣王府,大周唯一的外姓王不做他想。小郡主跟圣宣王是有婚约,还在圣宣王府长大。除了简惜大夫,没有别人了吧...”
    皇帝咽了咽口水,觉得自己肯定是闯了祸。
    公公的脸色比他还黑,知道他们又被算计了。
    后知后觉的,公公瞪眼对皇帝说。
    “皇上,奴才想起来了!”
    皇上尬笑着让礼部尚书先去办事。
    什么合不合规矩,跟本不是重点。
    皇帝发话,愿意为安王府小郡主破了规矩。
    礼部尚书觉得,自己要是不尽心,那就得罪人了。
    他连忙退下,出了皇帝的视野,便加快了步伐...
    公公想不放人,但圣旨以下,不能朝令夕改。
    不然安王不会轻易放过...
    “你倒是说说想起来什么了啊!”
    公公叹气。
    “安王府有凤鸣军啊!”
    皇帝思考了一番。
    “凤鸣军...安王府有军队,他们想造反?”
    公公也是醉了。
    他们选假皇帝,第一忠心,第二是身形气质,第三才是要有一定的学识底子。
    谁想到选来选去选出了这么个玩意儿,昨天背的东西,今天就能给忘记七八。
    他无奈的跟皇帝解释了什么是凤鸣军。
    皇帝恍然大悟的想了起来。
    “我记得,那个军队是传女不传男...安王不会是要把军队传给简惜吧?”
    公公心中一惊,喊道。
    “礼部尚书呢?去把礼部尚书叫回来!”
    皇帝也跟着喊道。
    “叫他把奏折拿回来!”
    因为典礼事物繁多又时间紧迫,焦急的礼部尚书花重金买通了宫人,坐着轿子飞快的去礼部办事去了。
    他觉得,自己是个办事尽心尽力的忠臣。
    在假皇帝眼中,礼部尚书是个没有眼色的傻子。
    在礼部尚书勤勤恳恳的操持下,奏折早就被负责记录的皇史的杜撰传阅。
    而这些杜撰虽然官小,大都是科举前三,被保留在京中任职的才子。
    他们一看不要紧,要紧的是有关安王府小郡主曲折经历的文章很快便传了出去。
    在圣旨颁发,昭告天下的同时,简惜的故事已经悄悄的在京城百姓当中流传了起来。
    难怪简惜这么厉害,人家是贞德大长公主的后人啊!
    难怪简惜样貌非凡。
    听说人家的亲娘就是大周第一美女,亲爹是虽然病弱,那也曾是文采斐然的大周第一公子啊!
    难怪圣宣新老王爷都对简惜宠爱有加。
    那是因为人家有这个身份,有这份底气啊!
    说不定啊,人家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选择了低调而已!
    哎呀,还有简惜的生下的孩子呢!
    之前有人说他们得了郡王的身份,不合情也不合理。
    现在看来,人家的身份没错啊!
    说不定是皇后娘娘早就知道了,不想委屈了他们,但又不能明说。
    所以啊,皇后娘娘借了认亲的名头,替几位郡王爷正了身份。
    太合情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