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巅峰1990

第149章 讨檄伐文


    星期天的上午,《岭南晚报》办公室。
    一位中年男子对着一位年轻小姑娘叫道:“小陈,你来我的办公室,我有事对你说。”
    年轻小姑娘就是岭南晚报的实习记者陈春
    不一会儿,陈春来到主编的办公室。主编说:“你把这稿子校对准确,如果没错,再以评论员的角度写个新闻报道,今晚见报。”
    陈春接过稿子,瞧了一眼,稿子的题目是: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王旭与美佳水果加工厂的事迹》
    奇怪的是没有人落名。
    陈春一看立即问主编:“这个稿子。。。”
    陈春刚写了王旭和美佳水果加工厂的稿件并刊登在晚报上,她在新闻稿件中,揭露了王旭和美佳水果厂误导消费者,隐瞒苹果产量,虚伪的一面。没想到这编稿件,却是另一个说法,
    而且又是自己负责。
    主编不悦的说:“这稿子有问题吗?”
    陈春愣了一会儿,最后下决心的说:“这稿子没有问题,不过,这跟我前天发的新闻有冲突上次我批判王旭和他的水果加工厂,这次。。。你能不能让其它的同志来写这个新闻报道呢?”
    主编听完,不耐烦的说道:“你没有看到大家都在忙吗?你身为一个实习记者,应该服从领导的安排,怎么能推三阻四呢?有冲突是好事,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陈春赶紧将稿件从主编手里拿回,并说:“嗯,嗯,我马去写。”说完,赶紧离开主编的办公室。
    主编看着陈春消失在办公室,不满的说道:“爱写不写,不写滚蛋。”
    陈春回到办公桌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拿着稿子看了起来,时不时在稿子上写着什么。
    她看着看着,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困惑,到最后一动也不动了。
    除了稿件的题目有些浓重外,稿件文笔细腻,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所写的内容都是日常事,记载着王旭从十字绣创业起,到为何建立水果加工厂。
    陈春读到王旭将十字绣赚的四万元无偿资助贫困生的时候,她的心也慢慢偏向了王旭这边。
    读到王旭为了农民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冒着众人反对开水果加工厂的时候,她深深的佩服王旭的家乡情怀。
    读到王旭为了食品质量安全,将减少生产工序价值几万的罐头作报废处理,她为王旭的担当、果敢致敬。
    这编稿子将王旭点点滴滴写得清清楚楚。
    陈春困惑了,不明白为何出现这样的事。前一篇稿子王旭是一个人偷机取巧,黑心企业的形象,而这一篇稿子却将王旭写成一个全心全意办实事的人。
    陈春无法下笔,不知道如何去写这个新闻报道,她决定先要弄清一件事,她走到主编办公室。
    主编一看到陈春,冷冷的问道:“你来干吗?新闻报道写完了?”
    陈春反问:“主编,我想知道这个稿子是谁寄的,是谁写的?”
    主编呛道:“你有必要知道吗?”
    “我觉得有必要知道。这个稿件与之前的稿件有很大的出入,两者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说法。我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必须弄清事情的真相,所以我必须知道。”陈春一口气说出心中的想法。
    “陈春,你看看现在几点了,这个新闻报道晚上必须见报,你还有时间去采访写稿子的人吗?”主编吼道。
    “可是,这两编稿件太矛盾了,我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啊。”陈春坚持自己的想法。
    虽然她只是一个实习生,工作时间不长。
    “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难道我让你写的新闻报道都是虚假的?再说,发布在晚报的新闻都是总编辑同意的,难道总编辑也弄虚作假?”主编连声责骂。
    陈春第一次受到主编的责骂,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主编看到陈春哭了,冷笑道:“受点批评就哭,你以为是小孩子吗?你觉得你能干就干,不能干赶紧辞职回家呆着。”
    陈春慢慢走出来,感觉自己很失败,在领导面前没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没有坚持作为记者的底线,
    她又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稿子,无意中看到王旭曾说过的一句话: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陈春悄悄的看了看总编办公室,没人,她慢慢的走过去。
    她迅速走到办公桌前,发现桌上没有她要找的东西。她又来到垃圾桶边,伸手在垃圾桶找。
    不一会儿,在垃圾桶里只找到一个信封,信封上面有地址和寄信人。
    陈春拿着信封飞快跑出办公室,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悄悄打开信封,认信封上写着寄信人周志祥,地址: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好赶紧打开全市电话号码大全,从中查找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电话号码。
    不多时,查到了电话号码,她用笔记好,趁着同事都忙,跑出报社,找到一个公共电话,打响了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陈春张口说道:“你好,你是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吗?我想找周志祥接个电话,可以吗?”
    对方问道:“你是谁,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岭南晚报的陈春。”
    “好,我去叫周教授接电话,你等一下。”
    “谢谢,谢谢你。”
    电话里传来:“周教授,你的电话,你来接一下。”
    随后传来一个老者平和的声音:“你好,我是周教授,你找我有事吗?”
    “你好,周教授,我是岭南晚报的记者陈春,《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王旭与美佳水果加工厂的事迹》,这编稿子是你写的吗?”
    “对,是我的写的,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我就是确实这件稿件的真实性,我想当面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可以,上午我有空,下午我没有时间,你现在过来吧。”
    “行,我现在过来。”陈春高兴的结束通话。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王旭与美佳水果加工厂的事迹》的新闻报道准时在岭南晚报刊登。
    在这份晚报中间,还刊登了一份道歉信,暑名为:陈春。道歉内容是因为之前没有对王旭的新闻报道做真实性调查,而给王旭带来的名誉损害而道歉。
    由于在晚报中间,大家的关注度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