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她开始嚣张跋扈了

第162章 不允


    对于天宸来说,以多余的粮食交换能极大提升天宸兵力的战马,自然是求之不得。
    而对于北原,则更是百利无一害的,就算天宸得到了北原的战马,繁衍不断,却没有北原的驯马术,也只能是大打折扣。
    北原战马,只有北原才能培育出来,就算给了天宸,数年后,依旧只有一千匹北原战马。
    而北原,一年却是可以培育出近万匹北原战马!
    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唯一吃亏的,恐怕也就只有野心勃勃的南疆了。
    ……
    公主府。
    皇甫纤纤听到赐婚圣旨的内容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皇甫清若被赐婚给了萧烈?
    这怎么可能?
    皇甫元启怕不是疯了!
    北原女子是何等的悲哀,皇甫清若怎么可以嫁到北原,绝对不可以!
    皇甫清若整个人也是懵的,萧烈竟然想让她做北原太子妃?
    脸上突然升起阵阵恐惧,她不要去!
    明明她是想让绯烟嫁去北原的,怎么就成了自己?
    虽然上次她阴差阳错同萧烈做了那种事,可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反正不论如何,她绝对不要嫁去北原。
    北原,是女子的噩梦。
    还未等皇甫清若开口,皇甫纤纤便圣旨都不在听,转身便出了公主府。
    她定要向皇甫元启讨个说法!
    皇甫清若是她的宝贝女儿,皇甫元启竟然要皇甫清若嫁去北原,她不允!
    就算是和亲,宫里还有长宁公主,还有侯府的名门贵女,凭什么要让她的女儿去。
    ......
    御书房。
    皇甫纤纤虽然站在下首,可气势却是一点不弱。
    皇甫纤纤有先帝御旨,见圣不跪,所以就算先帝逝去,皇甫元启继位,也不能令其曲下双膝。
    “皇兄,为何将清若嫁去北原?”
    “这赐婚圣旨,我皇甫纤纤不接!”
    皇甫清若面带怒意,这还是第一次她对皇甫元启如此不恭。
    皇甫元启没有说话,他早就料到皇甫纤纤会闹上御书房,只不过,他是天宸的皇,他让皇甫清若嫁,皇甫清若就得嫁。
    整个天宸,没有谁可以违抗他的命令,就算是皇甫纤纤,也不可以。
    “你可知道,皇甫清若同北原太子做出苟且之事?”
    “不嫁?皇甫清若不要脸,我天宸皇室还要!”
    说着,便把手头的奏折扔向皇甫纤纤。
    皇甫元启确实是生气了,只不过,气的不是皇甫清若不知廉耻,而是皇甫纤纤的放肆。
    皇甫元启突然的震怒,吓了皇甫纤纤一跳。
    只不过,皇甫纤纤好歹也是被先帝捧在手心里十几年的,不会因为皇甫元启这点怒火就退缩。
    心中却是微微懊恼,皇甫清若怎么就在这关头惹出这种事,可就算如此,皇甫元启也休想将皇甫清若嫁去北原。
    见皇甫元启一脸的坚决,皇甫纤纤沉声开口,“皇兄当真要如此绝情吗?”
    “昔年纤纤为了皇兄能够登临帝位,不惜背弃三皇兄,可如今,皇兄竟然要连纤纤唯一的女儿也要夺去吗?”
    皇甫元启与皇甫纤纤皆是德妃所生,而除了他们之外,德妃还有另外一个儿子,也就是先帝的第三子。
    而皇甫纤纤深受先帝宠爱,可以说,皇甫纤纤的选择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帝王。
    皇甫纤纤选择了皇甫元启,而皇甫元启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在皇甫纤纤面前,就连皇后的儿子都不算什么。
    可惜皇甫纤纤只是女儿身,否则这天宸帝位,必然是皇甫纤纤的。
    皇甫元启听此,脸色微凝,的确,没有皇甫纤纤,他也不可能坐上如今的帝位。
    可当初他登上帝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也就是皇甫纤纤口中的三皇兄。
    当年,德妃知道皇甫元启二人手足相残,怒火攻心,当场昏厥,没过一年,便随先帝而去。
    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帝王,本就该无情。
    当初的亲弟弟如此,如今的皇甫纤纤也当如此。
    念在皇甫纤纤昔日助他登上帝位,他便给皇甫纤纤留下后半生的荣华。
    “纤纤,朕意已决,明日,你便回安阳吧。”
    “此生,也再不要踏入盛京一步。”
    皇甫纤纤知道,事到如今,没有人再可改变皇甫元启的决定。
    闭上双眼,泪,缓缓从眼角流下。
    她,错了。
    错的离谱。
    她当年不惜葬送另一位皇兄的命,也要助皇甫元启登上帝位,今日看来,倒像是一场笑话。
    “兄妹一场,皇上可否让我送清若出嫁之后,再回安阳?”
    “待清若启程,我不会在盛京多待一刻。”
    这一次,皇甫纤纤没有唤他皇兄。
    如今的皇甫元启,只是冷心冷心的帝王,再不是她的皇兄了。
    见皇甫纤纤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皇甫元启也不再坚持,“好,朕答应你。”
    话落,皇甫纤纤什么也没说,转身出了御书房。
    十一月的天气有些寒,可皇甫纤纤却觉得,今日的风,冷的刺骨,像是穿透她的衣服,直接打到她的心里。
    看着皇甫纤纤略显孤寂的背影,皇甫元启眸光微闪,却是一句话也没说。
    皇甫纤纤出宫时没有坐软轿,而是一步步走在冗长的宫道上,这一步步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她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先帝病重,她于殿前侍疾,先帝同她说,她的三皇兄谋略在胸,为人谦和,堪当帝王。
    可她却是反驳了先帝,她说皇甫元启文韬武略样样不输三皇兄,而且她觉得,相比三皇兄,皇甫元启更适合做一位帝王。
    也就是那时,先帝立下的遗诏,传位皇甫元启。
    现在看来,她当时说的可不就是对的,皇甫元启可不就是适合当一位帝王吗?
    杀伐果断,冷血无情,就连自己亲弟弟的命,都没有丝毫的手软。
    她不禁幻想,如果今日的皇帝是她的三皇兄,她也不必落得如此结局吧?
    可是,没有如果。
    有些事,一旦做了,就算是错的,也只能一错到底。
    只不过,她的错,却要搭上她女儿一辈子的幸福。
    宽大衣袖里的手指攥紧又松开,眸子里闪过异样的光,皇甫元启不救皇甫清若,她救!
    就算违抗皇命,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被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