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户的原配重生了

第158章 这点小钱


    酒店另一层的雅间里,孙丽芳把自己的构想写好的本子递了过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了这个文件至少可以提醒她忘词的时候说什么。
    “这叫做提纲。”孙丽芳笑着递过去。
    其实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她就是太在意结果了。
    万事开头难,你考个试都要准备一段时间,上课复习备考还不一样能考好,被拒绝又算什么?
    不过是一场“考试”,代表不了任何事情。
    她以后还会继续尝试的。
    抱着轻松上阵的心态,孙丽芳说的很顺畅。
    “你那边已经有货了?”武内美子看完文件后只问了这么一句话。
    多一种渠道盈利有何不可,但是出于信誉把关,她又问,“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做了没有?”
    旗下的几个杂志经常接广告赚的盆满钵满不假,但是纸媒终究不是一直不变的——
    从欧美出差回来的武内美子已经察觉到了那边在用电脑交流了。
    行业交流会里面,也有企业家构想蓝图——
    “未来是一个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在网络上。”
    “人们查找一个问题不再是打开百科全书,而是打开网络。”
    时代在发展,随着企业家的宣讲,武内美子便敏锐的察觉到了——
    “如果纸媒不再流行,那么广告商要打广告也不会再找它们。”
    那还赚什么?
    如果不做出改变创新,给自己多留出一条“赚钱后路”,武内家的企业不会长久繁荣下去的。
    作为企业“话事人”,武内美子就一直在考量未来发展的方向。
    家族企业的弊端就是一定要子女继承。
    可她又没有孩子。
    再说了,就算有孩子,武内美子还有两份顾虑——
    第一,能确保你的孩子一定想继承家业,或者说有这个能力继承家业吗?
    第二,自己就是大家族的嫡女,承受这么多人期望在身上的继承人,当然知道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喜欢小孩的武内美子不想给“未来的孩子”这么大的压力。
    “多赚点钱是唯一的出路。”武内美子笑着讲出自己的顾虑后,又道:“正好我也想尝试卖货,多一条路子。”
    给别的品牌打广告只能赚广告费,化妆品利润有多少,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打广告的收入始终比不得自己卖货。
    “可以试试,反正也不亏。”
    武内美子神采奕奕,作为企业的当家人,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幅年轻的心态。
    “像年轻人一样思考,去接受新事物。”
    说到这里的时候,武内美子眨眨眼,语调放慢——
    “毕竟,我赚的是年轻人的钱嘛。”
    走在潮流上的年轻人是消费能力最大的群体。
    再者,“我们的产品定价又不贵。”
    名牌货在上海的销路是有,但这个世界就是金字塔结构的啊。
    是有钱人多,还是中下层多?
    98年由于港台时尚流行的风吹进来,引发大家的追星潮。
    年轻的一辈,其实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标新立异。
    而目前的市场,专门服务于有钱人的名牌产品,绝大多数年轻人买不起。
    而父母那辈的“雅芳”“百雀羚”这些老牌子,又不对年轻人的胃口。
    不是你的产品不好,而是年轻人不想要。
    这种奇妙的“标新立异,独具一格”的顾客心理学,就是她们身为商人需要抓住的点。
    在孙丽芳建议提出之前,武内美子就曾试过把杂志里的赠品,厂家多生产的赠品拿出来售卖。
    一抢而空。
    现在孙丽芳这个合作提议正好契合了自己的心愿,武内美子目前最担心的就是两点——
    “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什么时候下来?”
    以及,“我要怎么推出这个产品?”
    大品牌打广告都是请明星代言,人家实力雄厚当然出得起这个钱。
    而她们杂志打广告,只是增加广告的曝光率。
    跟电视媒体没有区别,订阅量越高,广告要价就越高。
    但人家读者买杂志又不是为了看广告。
    “你得写出好的内容,然后再顺其自然的打广告。”
    切记,不可以打的太明显。
    “这就是软广了啊。”孙丽芳笑着接话。
    在内容中穿插广告卖货。
    98年的消费者还没那么“精明”,能察觉出打广告的,少之又少。
    更何况,武内美子这个还是“女性杂志。”
    受众都是女人。
    而女人,就是疯狂的,拥有蓬勃的购物欲跟囤货欲。
    “这应该是原始社会留下来的基因。”得到了武内美子的认同后,孙丽芳放松打趣道,“就算是在动物界,雌性动物都会在窝里囤好足够的食物。”
    “没有地盘的公猴,是找不到愿意为他生小猴子的母猴的。”
    原生态社会就是这样,女人爱购物囤货是天性。
    武内美子没想到孙丽芳还能扯到这个,一想也是。
    “打个软性广告,销售产品吧。”
    “但我还得考虑怎么打才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第一步就是去确保产品没有问题。
    各司其职,孙丽芳对这个很有兴趣——
    “交给我吧,我可以去跟质量检测。”
    王然把东西样品提交检测,拿到报告后还得“换个牌子。”
    “为什么不换牌子啊?那个品牌方我已经够给它面子了。”王然跟着装货的车去换贴牌,“让我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我还给它免费打广告?”
    美得他!想都别想!
    产品检验编号还是用人家品牌方的,但包装跟贴牌可以换。
    “我可没有对不起它,仁至义尽了都!”
    王然接了孙丽芳这边的电话后,就安排贴牌。
    从头到尾,免费给品牌方用仓库,介绍加工厂,搞人情,最后强硬无赖的要用货抵债不说,还倒坑了王然一把,连运费尾款都不打算结算。
    简直太不要脸了。
    气呼呼的王然不知道孙丽芳要怎么卖货,但她那边就算是“倒贴钱”,也不给品牌方占这个便宜。
    孙丽芳负责跟进质量检测流程,王然去看加工厂换贴牌,武内美子去写软广。
    各司其职,本来是很好的。
    可说的简单,做的难。
    武内美子轻皱了下眉,“我要怎么打广告才不会被看出来呢?”
    大品牌的广告都是直接贴图跟介绍,或者放个明星代言,这些海报什么的都不用杂志管。
    杂志只要按广告商给的放上去就行了。
    可现在杂志要自己卖货了,原先广告商要负责的事情岂不是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武内美子的心情,孙丽芳很理解。
    第一次嘛,总会有些紧张。
    明明自己刚刚才体会到这种心情,现在看到武内美子为之为难的模样——
    无与伦比的合作感上来了!
    大家都是团队的一员,没道理这种问题就丢给武内美子。
    自己也得想。
    孙丽芳跟武内美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方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倏忽间,嘴角一松,朗朗笑出声来。
    “我觉得我们好搞笑,这么激动,为了这点钱。”
    闻言,孙丽芳也笑了起来。
    是啊,好好笑。
    卖货,就算全卖出去了,也赚不了多少钱。
    比之她们的原家庭收入,根本看不上这笔钱。
    可不知为什么,孙丽芳就是高兴。
    成就感,跟工作起来脑细胞一起动的感觉,让她浑身的能量都动了起来。
    “也许,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把内心想法说出来后,孙丽芳感觉豁然开朗,心境都不一样了。
    作为富太太,没人会在意“这点钱。”
    可就是“这点小钱,”给与了她们无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