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户的原配重生了

第154章 与王然合作


    托武内美子这两个月送来的杂志样刊的福。
    联想到广告业与后世的区别,孙丽芳就有了主意。
    她问王然:“你们家是做海运码头生意起家的对吧?”
    如果没记错的话,王然跟钟百罗是第一批下南洋,出国的创业者。
    现在的码头不似过去那般,两边过关流程不一样,这也导致了后面有货源优势的厂家没法把自己的货卖到国外去。
    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跟项目扶持,先前那批出去的人利用自己的“认知”,做起了海关贸易。
    可以理解为是过关“中间商。”
    帮助内地商家把货卖出去。
    钟百罗就是干这一行的——
    就拿食物来说,各地的检验标准不一样,送检贴商标等等流程走下来非常麻烦。
    而像钟百罗这么一批人就利用自己的认知差,在市场空白的时候,先一步大批量的集聚人脉货品资源,见证一个产业的产生。
    互利共赢中,他们作为中间商凭借佣金也赚得盆满钵满。
    孙丽芳这句话问的王然丈二摸不着头脑。
    她点点头,又听对方问:“现在海运贸易里最好卖的东西是什么?”
    既然做了内地转海外,那么同样的,他们也不会放过海外转内地的生意。
    孙丽芳想做一个“爆品”出来。
    首先就需要货源上的优势。
    让产品短期内无可取代性。
    王然摇了摇头,“爆品倒是没有,你想做生意啊?”
    听孙丽芳这么说,王然也能猜出点什么。
    创业心是好,但太晚了。
    市场已经被别人垄断了。
    “据我了解,海外的产品都有稳定的供应链,以及分销链。”
    还都是大商场之类的。
    “价格上,你要做就不占优势。”
    大品牌已经将利润压到了最合适的点,而且人家还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利润点肯定比你多。
    零散拿货的个人分销不是没有试过。
    但这么搞,其实弊端很多。
    一来,大批量的小商家很难管理。
    二来,假货很多,顾客拿到假货心里不舒服。
    很多顾客是分不清真假产品的,吃到假货还以为是正品开始水了,降低购物欲的同时,也影响品牌信誉。
    放给大商场,你至少可以点名是独家授权,在外面买了假货只能怪你贪小便宜,不能怪品牌方。
    所以总的来说,给小商家真的弊大于利,不划算。
    王然一通分析下来,直接堵死了孙丽芳的路。
    “想创业好是好,但你想过的路子,很多人都已经走过了。”
    王然作为一个海运中介的老板娘,见过太多上来找路子的创业者。
    想单靠关系,拿货就去卖,这是不现实的。
    你总归要有自己的优势。
    说着,王然的手机响了,是仓库那边找她,她跟孙丽芳说:“我先回个电话,你好好想想。”
    她并没有瞧不起孙丽芳的意思,只是作为朋友,她想把话说清楚。
    总比你拿了货卖不出去,撞南墙撞的头破血流再回来好吧?
    王然想着就接了仓库那边的电话,“然姐,货源方那边说不要了,拿回去的钱都比运费贵,让我们自己处理。”
    闻言王然顿了顿,“那边是个什么意思啊?想让我们免费给它贴运费钱吗?”
    作为海运中介,王然也有自己的仓库给货源方堆东西。
    不是所有产品都畅销的,卖不出去的只能放仓库堆着。
    现在仓库管理员打来的电话,问王然该怎么办?
    这次是一个做天然精油的公司,本来市场受众就少,那边货源就灵机一动给精油原材料做了改动。
    变成了唇膏,面油这类衍生加工品。
    王然是看着他们把半成品运出去,又罐装回来的。
    品牌方想着能大赚一笔,谁想到没人买账。
    大家买护肤品当然是买自己熟悉的了,谁会去接受一个新牌子?
    再说了,做广告投钱,品牌方也不是没想过。
    只是哪来的钱?
    投出去做广告,本来定价就不高,那产品还赚什么钱?
    于是乎,没名气,没特点,没优势的唇膏跟面油就堆在了仓库里。
    品牌方也是临时的“灵机一动”,灌装的时候没考虑做多少。
    那是有多少做多少。
    于是乎,王然的仓库里堆了几千箱产品。
    都说是互利共赢了,这么堆着不是办法,王然也帮他们谈了大商场进行合作。
    可人家好好的有自己的产品线,何必要接受你这个“无商标”还没检验的产品?
    再说了,等你品牌方检验完,做完商标回来。
    这几千箱产品都该过期了吧?
    进退两难的时候,商场那边给了个主意——
    不然我们勉强收了吧。
    极低的价格,甚至比本钱都低。
    王然没有接受。
    商场压价见多了,不能开这个口。
    有了这一次,下次人家再管你要没人要的“废弃品”怎么办?
    一倒手,人家卖再多钱也跟你没关系。
    所以王然不打算跟品牌方说这件事。
    第一,到时候商场赚钱了,品牌方肯定觉得你拿了好处,帮着商场拉皮条压榨他们。
    第二,如果品牌方不眼红,走这么一遭,她王然又能落得什么好?
    总归那是里外不是人,所以干脆不说。
    于是乎东西卖不出去,仓库的场地费品牌方也不想续租了——
    直接提出用货来抵仓库以及海运的费用。
    “我要这些货有什么用?!”王然说完,不等仓库管理员说话,就挂断了电话。
    搞到底,还是自己亏了。
    海运过关费,仓库租金费用,还有之前介绍的代加工厂的包装加工费。
    算在一起,可不是自己亏了吗?
    本来等着收钱,这下完了。
    赚不到钱,说不准还得倒贴点进去。
    越想越气,这个烂摊子终归还是要自己接手。
    王然打开车窗,心头不停的跳,根本平静不下来。
    “算了,给商场卖总比砸手里好。”思来想去,王然又拨一个电话过去,跟人谈一谈,“在大商场卖也是给你打了广告啊,你们就出个广告费行吧?”
    “怎么说,你也不能让我这个老伙计吃亏吧?”
    “大家这么多年合作感情了,我帮你到这里,你总得看着出点钱。”
    一番交涉下来,王然要了点钱回来。
    想要赚钱,那必定是要承担风险的。
    别问王然为什么不直接起诉合同,做生意的,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撕破脸皮。
    挂断电话,王然这才注意到车上还有一个人。
    孙丽芳太安静了,一言不发的听她说话,到了这会,也终于找着空开口,“然姐,你刚刚电话里说的那批货,没人要了是吗?”
    王然回想了一下,“是没人要了,我正在找——”
    等等,王然反应过来,有些诧异,“你不会是想要那批货吧?”
    孙丽芳笑眯眯的看着她,默认了。
    “不行不行,我不能把货给你。”
    这是明摆着会亏本的事情,王然可不想坑朋友。
    人家救过自己两次不说,最重要的还有一个雷点在那里——
    周允石那人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
    让他知道你阴了自家媳妇,骗钱过去。
    对方总会找个坑,让你把钱还回去。
    “不行不行。”王然连连摆手,“我不想搞那么麻烦的事情。”
    本来只是简单的亏本,扯上周允石,那就伤害合作感情了。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是让我一个人亏本吧。
    王然怎么想的,孙丽芳不知道,但她态度很坚持,“我有办法把它卖出去,还不用出广告费。”
    说到打广告,孙丽芳就想到武内美子。
    但她可不想占朋友的便宜。
    更何况,现在不是说你打了广告东西就能卖出去。
    你得整个营销策略。
    比起名牌包得来的启示,孙丽芳现在还不想搞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她要做的,就是把产品快准狠的卖出去。
    孙丽芳这么坚持,也把王然吓到了。
    纠结了一下,王然笑叹了一声,“妹子啊,要不然姐给你入股吧。”
    “这些产品就当我出的股份了。”
    比起跟周允石合作得来的钱,这点小亏损不算什么。
    但孙丽芳可不知道王然脑子里的小九九,她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不行,我们公平交易。”
    既然做生意就要承担风险,一码归一码,对方可能在用这种方式感激自己之前的“中风急救”抑或者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但这种应该算感情上,牵扯到利益,就不单纯了。
    她在救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回报。
    于是乎,在孙丽芳的坚持下,她用70%的占比拿走了这批货。
    剩下的30%,就算王然的投资。
    搞定了这边,孙丽芳就催王然快点整个协议出来。
    “这么急啊?”王然有心要逗一下她,“到时候卖不出去怎么办?”
    事实上,王然根本没抱希望卖出去。
    虽然她跟品牌方“哭穷”,但她还真不缺这点钱。
    “哭穷”那是商业策略,至于这注定会亏损的生意——
    就当送她玩了。
    人家不要房子,自己送个货品总归是不亏的。
    再说了,自己这么奉献,用心良苦,至少也得让某人知道一下。
    想到这里的时候,车子也在孙丽芳家楼下停住了。
    “我加快搞协议,嗯嗯对的,你放心吧。”王然连声应着孙丽芳的交待。
    目送对方上楼后,王然拨通了一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