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财源滚滚

第146章 销售瓷器


    第162章销售瓷器
    在那个年代一般的家庭家里是不会有装饰品的,他们在乎的是电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等到08年之后,华夏总体经济水平提高了许多,那时候的人才会装饰家里的摆设。
    当然也有一些有钱人家,早早的就知道装饰布局,但这些有钱人,买的肯定是价格昂贵的古董、字画、水晶吊灯、雕像一类的东西。
    所以这批瓷器不上不下,进不了普通人家的家里,进不了富贵人家的家里,处境很尴尬。
    陈博文问道:仓管,这里一共多少瓷器?
    一共十二套1200件瓷器。
    爷爷,怎么分配?
    你们一人一半,看谁卖的最多。
    陈凡嗤笑一声说道:一分钱一只全部能卖出去,有意义吗?要比就比谁卖的钱多。
    陈老九一想。的确是这么一个理儿,就说道:看谁卖的利润高。
    我已经选好了,就这六套。陈博文指着地上的几箱子瓷器说道。
    陈凡看着高底大盘口,甚至喜欢,我这要这一套,其他都给你吧。
    陈博文和陈老九一愣。
    你一套,他十一套,你卖的钱能比博文多吗?
    真是大言不惭,你一套的销售额能超过我十一套吗?陈博文不屑的说道。
    陈凡自信的笑笑说道:走着瞧就知道了。
    陈老九把陈凡和陈博文叫到身边,宣布了规则:一,瓷器的价格不能低于进价;二,为了防止作弊,买家最多只能买10件瓷器;三,销售时间为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不管卖多少,都要盘账,之后宣布输赢。
    陈凡和陈博文都没有意见。
    陈博文把11套瓷器,总共1100件瓷器搬到了自己的二手店里。
    陈老九原本要把商场的一间店铺给陈凡使用,但是陈凡拒绝了。
    我这一套瓷器不适合在商场售卖。陈凡说道。
    陈老九心里叹气。
    觉得陈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放弃了,陈博文有1100件瓷器,而你只有100件。销售额怎么可能比得过博文,反正也是走个过场。
    陈老九甚至都想好了,就把上城区的一套3室1厅给陈世民一家居住。
    从某些方面来说陈老九是有失偏颇的,按道理来说他这些年是亏欠陈世民的,应该尽量满足陈世民。但是在他心里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嫡长孙,毕竟嫡长孙日后是继承家业的人。
    陈凡和林月萍说到底还是外人。
    能给他们一套3室1厅就不错了。
    第二天,陈博文让人把瓷器重新擦了一遍,然后全部摆上了货架。
    这一批瓷器的进价是50元一个,陈博文定价100元一个。
    他凭着卖二手货积累下来的人脉,以及学校的一帮有钱同学的支持第一天就卖掉了200件瓷器。
    回到家里,陈博文高昂着头,骄傲的对陈老九说道:爷爷,我今天卖出去了200件,纯利润1万元。
    不错,不错。第一天能卖掉那么多,着实了不起呀。陈老九赞许的点头。对这个孙子喜欢的不得了。
    陈博文轻蔑的看着陈凡,说道:你卖出去了多少呀?
    陈老九叹口气,摇摇头看着陈凡说道:他连店面都没有,能卖出去吗?小凡。你要是不想比就直接认输。
    陈凡不以为然,不疾不徐的说道:还有6天时间,急什么。
    哼,你就是煮熟的鸭子嘴巴硬,你一没人脉,二又不接受爷爷的店面,你一个也卖不出去。还有就算你把100件瓷器全部卖出去,你的纯利润也不可能比我高的。我有1100件瓷器呢,你是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最后输的时候,可以找理由,说自己只有100件瓷器,所以卖不过我,是不是?陈博文贱笑一声,不屑的继续说道。我就然你看看,我们之间的差距。
    陈凡不吱声,只管自己吃饭。
    第二天陈博文请人做了宣传手册,到大街上发,他拿出1万的纯利润搞了一个买瓷器抽奖活动,大奖3000块钱,小奖10块钱。
    除此外还请了几个会跳舞的女同学,在店门口跳舞,招徕顾客。
    这一招使出来之后,卖掉了300件瓷器。
    利润达到了1.5万。
    晚上他回到家里,尾巴都要摇到天花板上去了。
    吃饭的时候,陈老九问了销售额、支出、活动的细节,陈博文侃侃而谈,什么炒热店面,用大奖吸引人购买,说的是天花乱坠。
    我儿子真有商业头脑。李桂芬得意洋洋的说道。而后眼神一沉,轻蔑的看看陈凡,讥讽道,你卖出去一件瓷器了吗?
    陈凡摇摇头。说道:一件也没有卖出去。
    那你直接认输吧。反正垂死挣扎也没用,再说了,那排屋本来就是爸先答应给我们博文的,你们一家随便找个地方住住就得了。李桂芬讪讪然的说道。
    陈老九问道:世民。我在上城区有一套全新的3室1厅,离美术馆也近,还是繁华地段,配套设施都齐全……
    不等陈老九说完。陈凡打断道:爷爷,还没有比完呢。
    还需要继续比吗?真是不嫌丢脸。李桂芬嗤嗤的说道。
    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你们别那么早下定论。到底是谁笑到最后,还不知晓呢。陈凡说道。
    陈博文听了陈凡的话后哈哈大笑:结果不是很明显了吗?从你只要100件瓷器开始,你就已经输了,你100件瓷器的纯利润怎么肯能高过我。
    陈国安补充了一句:陈凡你给别搞小动作,违反规则的话,是要接受处罚的。
    陈凡懒的和他们逼逼,吃好饭直接回了房间。
    到了房间,他就给叶谦打了电话:叶老,都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的确是司徒楠徒弟的绝品。
    好,那明天就开始吧。
    好的!
    陈凡接触过那么多的古玩字画,已经有一定的鉴赏眼光了。
    当时在仓库的时候,陈凡就看中了高底大盘口灰色碗,觉得工艺精湛、是难能更贵的一批艺术品。
    仓管介绍这12套瓷器,说到只有大盘口碗的制作者不在人世的时候,陈凡就确定了,这东西是绝品。
    之后按照大盘口碗底部的落款,让叶谦去打听这个不在人世的制作者。
    结果就是这制作者是着名瓷器艺术家司徒楠的徒弟洛九河。
    洛九河在制作完这批瓷器之后,就自杀了。
    叶谦还说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洛九河是自杀的。
    洛九河青梅竹马的恋人,因为车祸离世后,洛九河花了5年的时间做了这100只大盘口灰色碗。然后在恋人离世的那天,自杀了。
    陈凡思量片刻,问道:为什么是100只,而不是1只呢?
    叶谦在电话那头说道:因为洛九河的恋人名叫音百儿。洛九河一生制作了20套瓷器,每一套的都是100只。唉,真是一个痴情的男人呀。
    陈凡唏嘘一阵之后,说道:凄美的故事配上饥饿营销是再好不过的了。
    再过很多年,营销上会出现一种卖故事的方法。
    一个产品不再是包装礼盒,也不在是它的用处,而是故事,赋予一件产品一个故事,它产生的效益会无限放大。
    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人性背后的故事。
    这类故事性产品在很多年后会层出不穷,比如某矿泉水,台词是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是水背后的故事。
    比如某补肾,台词是他好我也好。背后的内容不言而喻。
    还有很多奢侈品,什么百年,千年流传制作,什么绝对手工,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流传。陈凡的这批瓷器全部放在了古玩市场,从一开始他和陈博文的定位就不一样,陈博文是把瓷器当货物,当廉价品卖。
    而陈凡是当做收藏品、当做故事卖。
    转眼到了第四天,陈博文又使出了两招,买一件瓷器送一个钥匙扣;买三件瓷器送商店打折卡。
    陈博文沾沾自喜的说道:第一招我抓住买家贪小便宜的心理,一个钥匙扣进价才1元,但有些人就会买;第二招买了瓷器,送打折卡,这可是大便宜。
    陈老九笑容满脸。对陈博文赞不绝口:不亏是我的孙子,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能抓住顾客的心理,对商品的定位也准确。
    李桂芬趁机说道:爸,这都是您平时教导有方,以后我家博文继承家业后,一定能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的。
    陈老九还在老二和老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看在孙子的面上,老大陈国安继承家业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有野史说,康熙爷就是看在孙子乾隆的面上。传位给雍正的。
    有时候第三代的确能左右时局。
    陈国安忘乎所以的看看陈凡,嘲讽道:大侄儿一件瓷器都没有卖出去吧?趁早认输吧,安安稳稳搬进爷爷给你安排的小区居住,其他的高级房屋,就别想了。